访谈姚新中:茶道哲学是人的哲学,是关于人对茶的哲学思考
2019-08-14 14:57:20 来源:八桂网
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名誉所长。北京大学人文高等研究院世界伦理中心副主任。
1991年起历任英国威尔士大学研究员,讲师、高级讲师,副教授,教授(2002),并兼任宗教与神学系主任(1999-2002),1998年担任剑桥大学 Clare Hall 学院终身成员,2004年担任英国牛津大学 The Ramsay Research Centre 高级研究员,2008年起任伦敦大学国王学院教授,建立中国研究院。
丨8月1日下午,姚新中教授在勐海茶厂接受大益集团自媒体的专访
Q:您一直主张中国哲学要向“大哲学”转向。茶道自古以来和文学、艺术、哲学等学科关系密切,您能不能谈一谈茶道与哲学的关系?
A:我们谈到哲学,总是会出现两个误解:一是提到哲学就马上说康德、黑格尔,把哲学当成一种纯概念的体系,认为它与我们的生活关系不大;二是将哲学理解为和普通生活差不多,比如石头的哲学、鸡蛋的哲学,什么都是哲学。我认为这两个倾向都有问题。
我们刚开始筹备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的时候,有同事问:茶道竟然有哲学?我的理解是,如果你完全把它抽象化,那当然很难有一个“茶的哲学”这种概念体系,但如果我们将它理解为从哲学的层次和问题来分析茶与茶道,应该就比较恰当。我提倡大哲学,因为我对目前国内一些哲学理解的狭隘性和分割性不太赞同,我觉得需要一些大的视野、大的角度。所以我认为茶道哲学是可以作为哲学的一个层次、一个分支、或者说一个领域、一个问题域来进行理解。
当我们谈论茶道哲学的时候,可以有三个层次,第一是茶、第二是茶道、第三是茶道哲学,三者存在一个递进关系。茶,包含的是我们日常感受茶、科学研究茶等,从不同领域针对茶的实物展开的东西。茶道,讲的是“茶的理在什么地方?”,我们每天吃茶、参加茶会,进而体悟到什么?它不是完全的概念形式或规律,而是类似中国传统文化里人关于自身的体知与体悟。而茶道哲学,是从哲学角度、层次来分析茶道里具有普遍性的问题和道理。
茶道哲学只是茶道学里面的一个分支,其他的还有如茶道美学、茶道心理学等;而从哲学来看,茶道也是其中非常小的一个部分,属于应用哲学的分支,一个处于筹建过程的分支。
Q:中国传统文化中,茶道与儒释道的渊源很深,您能不能简单说说为什么茶道与中国的儒释道会有这么深的关系?
A:关于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茶道本身,以及从中国儒释道三教的特征和特性去理解。
比如说:基督教哲学,它主要考虑人与神的关系,以此作为要解决问题的核心;而中国传统哲学,实际上是以人为中心的,来解决人所处的境遇、遇到的问题,对安身立命的关切,而这也成就了儒释道对于茶的共同关切。
同时,这种共同关切在儒释道三教中又各有侧重:
儒家讲求“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内外兼修,鼓励、支持、支撑人们构建更理想的社会和社会结构。他们主要是要通过茶达到个人的修心、修性,进而使个人参与到社会中做出一些贡献。
道家思想则以自然作为最高层次和境界。他们对茶的理解,是从“茶是我们回归到人之自然本性”的角度出发的。
佛教自传入中国后就受到中国传统文化改造,形成独特的、中国式的理解,比如禅宗、净土等。他们关注的重点在于人的现实生活问题,思考的是现实生活中怎样达成人的悟道。
Q:您也曾经谈过哲学的创新问题,那茶道这种中国千百年传下来的文化,是不是也面临创新问题呢?
A:我认为,人类始终处在创新的过程中。人类的每一个进步都是创新,并非今天才被提出,而是每一代人都在思考。只是看我们如何去理解它,是从无到有,还是从一到多?
回到茶道哲学,也是这样一个问题。我们每一代人都在喝茶,但是每一代人喝茶时候体味的东西是有区别的,这种区别来源于人类精神境界的变化,源于我们对现实生活关切的角度、层次的不同。
从这个方面来讲,我想茶道哲学并非今天才有,它其实一直都有,但是这种“有”是在不断提升的。从哲学领域来说,它正在不断提出问题,而我们给予新的诠释和理解,这样才能对今天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产生新的体会和认识,这个可能也是如今提倡哲学创新的原因。
正如在不断面对新形势、新情况的过程中,中国哲学仍然是中国哲学,而我们也正试着把它融入整个世界哲学,成为其中的一部分。它既有自己的特性,同时又具有普遍性,如果能够将二者结合,它在世界哲学中也许就不只是一个部分,甚至还能起到积极的、主动的、推动的作用,这也许就是中国哲学创新的机会。
Q:您认为与以前相比,中国茶道的现状如何?
A:与以前相比,这个状况是有变化的。我在的六、七十年代,人们喝茶主要还是以解渴为目的,去品味、体味它的人并不在多数。而现在,茶已经从人们的“生活必需品”,变为提升“境界”的途径。尤其是最近几十年中国飞速发展,当人们有所闲暇,才会进一步思考生活之外的东西。
从我们喝茶所追求的东西就能看到,今天的茶和茶道与过去是有所区别的。如今,我们正在思考如何将中国成百上千年所体味到的精神境界运用到人的身上。因此我说茶道哲学其实是人的哲学,是关于人对茶的哲学思考,这才是茶道哲学的核心与本质所在。
Q:中国人民大学成立“茶道哲学研究所”的初衷是什么?
A:首先,与我的哲学理念有关,也是我主张“大哲学”的原因。面对时代,作为精神精华的哲学如何反映时代需求?面对世界,我们拿出什么样的东西称得上“中国哲学对世界的贡献”?面对未来,我们如何回答这飞速发展的科技、经济、社会状况下,人们关于生活方式、精神境界、乃至命运思考而提出的问题?
这涉及到现实与未来的需求。人类几百年的现代化发展,在生活质量显著提高的同时,与自然的紧张关系也到了必须解决的地步。从这样多个层次多个方面的思考出发,正是我们最深层次的初衷所在。
另一个比较重要的初衷,在于与大益集团共同探讨的时候,我发现大益对于茶的理解,以及作为企业所具有的社会精神、民族责任,与我们非常契合。由此,中国人民大学与大益集团通过协商,合作形成了这样一个具有高度领域性,密切切题性的研究机构。想要以此推动人们对茶的认识,由简单朴素的思考进入到更加精练的、深层次的境界。
经过这短短三年的发展,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对于茶道的推广、对于人与茶精神境界的理解,确实具有促进作用。
Q:您怎么看待这种高校和企业在哲学层面的合作?
A:从哲学层面说,这涉及到哲学在整个社会、生活中的位置。正如我多次在哲学院迎新讲话中向同学们提到的:哲学作为一种时代精神,应该获得更多关注;另一方面,比如我们在北大的一些论坛也号召企业家要有伦理的、人文的、哲学的关怀,从哲学的层面去理解和考虑企业的文化、社会责任等问题。
我认为,一方面哲学要走向社会、走向企业家;另一方面企业也在走向学术,走向哲学。推而广之,哲学与企业的关系应该比现在更加密切。
企业和其他领域,比如社会学、新闻学、法学等已经有了一些关系,做企业的过程中必然要涉及这些东西。我认为这些关系如果能向着思辨理性再进一步,对我们所做的事情就会有更清晰的、准确的辨析。
Q:您了解大益茶道院吗?如何看待大益茶道院的茶道推广?
A:我们一开始接触的就是大益茶道院。作为企业,一般的理解应该是比较专注产品的营销,然而大益专门设立了一个茶道院。我觉得这是它走的比较靠前的地方,能从更深层次考虑茶的问题,因为茶道不只是关于茶。我们认为它不单是简单推广,而是在推广过程中把大益关于茶的理念和理解介绍给大众。
大益做的很多事情我都很钦佩,尤其是在很多大学设立青年茶庭。现代社会是个快速社会,人们尤其是年轻人总是饮料不离手。如何让这些人去理解茶、喝茶,让茶从解渴变成更高层次的东西,茶道院正在肩负起这样一种责任。
无论从企业发展,还是对茶的理解的提升,都离不开年轻人的教育与合作。年轻人如果断茶,茶是无法持续发展的。我觉得大益在这个方面做的很好。
Q:您个人喜欢喝普洱茶吗?
A:我本人对普洱茶的理解还非常肤浅,因为睡眠问题我不能喝太多茶,但是我想普洱茶经过那么多年的时间检验,应该是有其益处。所以我正通过和大益的交往,逐渐开始普洱茶非常初级的入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