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国与亚洲国家文化外交 文化合作硕果累累

2018-01-30 10:20:24         来源:中国文化报中国青年网|0   

 

2017年5月“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期间,“中国摄影家眼中的越南”展览在北京举办。

记者 叶 飞 摄

第十五届亚洲艺术节开幕式音乐会现场 记者 薛 帅 摄

“2017东亚文化之都·中国长沙活动年”开幕式上,中国古琴、日本琴、韩国伽倻琴合奏《琴瑟和谐》。

2017年7月,中国原创歌剧《鉴真东渡》在日本东京演出。图为《鉴真东渡》剧照。

参加“印尼摄影家看中国”专题摄影采风活动的摄影师在广东惠州采风。

“澜湄文化行”车队中泰成员在云南西双版纳受到当地百姓热烈欢迎。

2017年7月2日,新加坡平社捐赠京剧名家书画作品展暨墨宝捐赠仪式在北京举行。图为观众参观梅兰芳书法作品。金良快 摄

记者 叶 飞

2017年,不论对世界还是对中国,都是具有特殊和重要意义的一年,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仍是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就中国来说,党的十九大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征程,也明确了新时代中国外交的大方向。“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写入党的十九大报告,成为新时代大国外交的激昂乐章。

回顾全年,我国与周边国家文化外交取得重要突破和进展,文化部进一步完善亚洲区域文化合作机制,推动政府间对话机制和旗舰项目不断完善、成长。中华文化在周边国家的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文化自信在国际场合得到充分彰显。

高层互访配套文化活动效果良好

越南之于中国,是政治理念相通、发展道路相似的社会主义邻邦,是中国周边外交的重要方向。作为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后的首次元首外交,2017年11月12日至1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越南、老挝,向世界发出了推进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推动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明确信号。

习近平访越期间,以及2017年1月越共中央总书记阮富仲访华和2017年5月越南国家主席陈大光来华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期间,文化部落实了联合演出、互办摄影展、签署中越文化产业合作谅解备忘录、越南河内中国文化中心揭牌等配套文化活动,为两国领导人互访烘托友好氛围,取得良好效果。

2017年12月,韩国总统文在寅访华期间,中韩两国元首就推动中韩关系改善发展、加强在朝鲜半岛等国际地区问题上的沟通合作深入交换意见,达成许多重要共识。作为文在寅访华期间的亮点活动之一,文化部积极配合韩方,在北京举办了《中韩文化交流之夜——中韩建交25周年纪念演出》。中央民族乐团、中国交响乐团等相关院团和艺术家与韩国KBS交响乐团同台演出,取得圆满成功。

中印尼副总理级人文交流机制下的文化工作得到落实。该机制于2015年正式启动,是落实习近平主席与佐科总统重要共识的实际行动,是两国着眼长远的重大战略决策。2017年11月,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访问印尼并出席中印尼副总理级人文交流机制第三次会议期间,文化部举办了中国印尼联合演出,邀请印尼吉普拉艺术中心加入丝绸之路国际剧院联盟,两国在文化艺术、艺术教育等领域的合作更趋于务实。

区域政府间合作机制更加完善

一年来,亚洲区域政府间合作机制建设更加完善,中日韩、东盟与中国(10+1)、东盟与中日韩(10+3)、澜湄次区域文化合作势头喜人。

中日韩文化合作扎实推进。2017年8月26日,第九次中日韩文化部长会议在2017年“东亚文化之都”日本京都召开。中国文化部部长雒树刚出席会议,三方代表坦诚探讨在新时期推动中日韩文化务实合作的具体举措,共同签署了《京都共同文件》,并为2018年“东亚文化之都”当选城市授牌。中国文化部副部长项兆伦赴日本出席第十届中日韩文化产业论坛,为中日韩文化产业合作搭建新平台。

“10+1”“10+3”文化合作硕果累累。2017年恰逢东盟成立50周年。近年来,中国与东盟在文化领域的交流合作亮点纷呈,双方通过部长级会议、论坛研讨、人员培训、业务交流、思想对话、艺术展演等形式开展合作与对话,增进了对彼此文化的了解和欣赏。2017年,第十二届中国—东盟文化论坛、中国—东盟艺术院校校长圆桌会议为艺术教育资源的共享和人才互动搭建了平台,“中国—东盟博物馆高级管理人员交流项目”在新加坡亚洲文明博物馆举办,“东盟—中日韩(10+3)文化人力资源开发合作研讨班”则通过实地考察、文化论坛、座谈交流等形式,分享各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做法与经验。

澜湄次区域文化合作顺利开启。“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彼此情无限,共饮一江水”是澜湄合作的绝妙写照,也是澜湄国家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2017年,为落实澜沧江—湄公河领导人会议共识,澜沧江—湄公河文化论坛首次举办。中国文化部部长雒树刚和泰国政府副总理,柬埔寨、老挝、泰国、缅甸、越南5国文化部长共同出席论坛,对澜湄文化关系发展进行全面规划,并签署了《澜湄文化合作宁波倡议》。同时,“澜湄文化行”首次在中国、泰国、柬埔寨、老挝4国举办,探索次区域人文交流合作的新模式,为澜湄全方位互利合作和“一带一路”建设注入了强劲动力。

重点品牌和平台建设系统化推进

“东亚文化之都”品牌影响力日臻扩大。“东亚文化之都”是落实2012年5月第五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达成的重要共识以及第四次中日韩文化部长会议签署的《上海行动计划》而开展的文化活动,是文化部统筹国际国内、加强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增进与周边国家了解与友谊的切实举措。长沙是继泉州、青岛、宁波之后,中国第4个“东亚文化之都”代表城市。2017年4月至12月,“2017东亚文化之都·中国长沙活动年”期间,长沙以“春·读山、夏·听水、秋·亲洲、冬·恋城”为主题,相继开展了中日韩青少年文化交流周、中日韩音乐交流会、中日韩书画展、东亚文化之都·印刷产业博览会等20余个大型活动,有力推动了中日韩文化交流互鉴。

作为中欧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第四次会议的配套活动,在上海举办的“东亚文化之都”与“欧洲文化之都”文化论坛,有效推动了“两都”当选城市之间的务实友好交流。在“东亚文化之都”品牌建设过程中,文化部将对外文化交流、公共文化示范区后续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等有机结合,提高了品牌的统筹力、影响力。

第十五届亚洲艺术节成功举办。由文化部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在宁波共同主办的第十五届亚洲艺术节取得积极成果,得到亚洲相关国家政府、艺术界和民众的高度认可。艺术节以“海丝古港 亚洲新梦”为主题,由开幕演出、文化论坛、表演艺术、视觉艺术4个板块的数十项活动组成。艺术节充分展现了亚洲文化艺术发展成果,搭建起亚洲政府间文化合作新平台,让亚洲文化艺术发展成就惠及百姓,向世界传递亚洲声音,凝心聚力迈向亚洲命运共同体。为体现艺术性和专业性,艺术节不断创新办节模式,纵横联动,统筹资源,中央美术学院、中央音乐学院、中国演出行业协会、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等国内外艺术院校与文化机构参与其中,亚洲文化艺术界知名人士和业界优质资源汇聚一堂。

“文化睦邻工程”稳步推进。“文化睦邻工程”是文化部整合文化共享工程、边疆万里数字文化长廊建设资源,于“十三五”初期启动的一项文化睦邻、文化惠民工程。目前,该工程已初步选定3个边境省区的6个试点开展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和文化睦邻数字平台开发及内容定制工作。各边境省区积极响应,文化部外联局与公共文化发展中心共同组织评议,并就推荐示范项目等工作进行了细化研究。

与周边“一带一路”国家民心相通持续深化

“一带一路”建设是亚洲国家的共同事业,需要各国的广泛参与。根据中央对周边外交工作的统一部署,以及“以邻为伴、与邻为善”的周边外交方针、“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2017年,我国与周边“一带一路”国家民心相通进一步深化。

特殊年份交流项目有力实施。值中日邦交正常化45周年,国家京剧院、天津京剧院赴日巡演,歌剧《鉴真东渡》赴日演出,日本松竹大歌舞伎、日本松山芭蕾舞团访华演出等项目如期开展。2017年8月,中国交响乐团赴韩国演出,庆祝中韩建交25周年。2017年还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孟加拉国总理谢赫·哈西娜共同确立的“中孟友好交流年”,中国文化部促成了孟加拉国少年杂技演员来华接受专业培训。

文化部门间互访互动势头良好。2017年,泰国、柬埔寨、老挝、缅甸、越南、印尼、新加坡、文莱等国文化部门代表团来华访问。文化部与泰国、新加坡、巴基斯坦、印度、蒙古国5国文化部门积极商签文化交流合作新一轮年度执行计划。除与越南签署文化产业合作谅解备忘录之外,还启动了中越文化部门定期会晤机制。

文艺院团和文化机构之间交流合作方兴未艾。新加坡平社捐赠京剧名家书画作品展暨墨宝捐赠仪式上,新加坡平社将京剧艺术家梅兰芳、马连良、尚小云等人的19幅珍贵书画作品无偿赠送给中国国家京剧院永久收藏。故宫博物院与新加坡文物局签署了合作谅解备忘录,双方确定在策划展览和互借文物、促进专业人才交流互访、文化创意产业等多个领域进行合作。

此外,中越、中印尼摄影家互访采风及展览活动,以及意会中国——“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知名艺术家来华采风创作活动蓬勃展开。2017年5月,“意会中国——马尔代夫青年艺术家来华采风创作展”在北京举行,展出5位马尔代夫青年画家在北京、湖南两地采风写生的成果。该活动是《文化部“一带一路”文化发展行动计划(2016—2020年)》中“丝绸之路文化之旅”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 亚洲 中国 外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