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国际音乐节青年作曲家的“中国概念”:为艺术?为糊口?

2017-10-25 11:10:25         来源:北京日报|0   

在本届北京国际音乐节上,指挥家谭利华携北京交响乐团演奏中国作品专场音乐会,上演郭文景、周龙等中国作曲家的作品。

“中国概念”是北京国际音乐节每年都会推出的重要板块,中国作品专场音乐会的上演,让观众们那听惯了“洋腔洋调”的耳朵也能换换频道,感受一下纯正的中国风。今年音乐节“中国作品”专场音乐会的作曲家名单,看起来似乎有一点“单调”,基本都是郭文景、陈其钢等年过六旬的“老熟人”。虽然他们的作品都很精彩,不过对有些观众来说,可能还是有一丝奢望,那就是想听点新鲜的东西。

在这背后,其实隐藏着一个日渐凸显的问题,那就是青年作曲家正在等待闪亮登场的机会。抛开那些功成名就的老将,中国优秀青年作曲家中的代表人物都有谁?在哪里?身在古典音乐圈外的人答不上来,其实业内人也得犹豫犹豫,“中国作曲家断代”的说法正在成为一个值得关注和探讨的话题。

年轻人难静心写交响曲?

郭文景、陈其钢、叶小纲、周龙……这几位在国际上知名的中国作曲家,都出生于上世纪50年代,现在均已年过六旬。固然要为他们旺盛的创作力感到欣喜,但也令人疑惑:青年作曲家的作品在哪里可以听到呢?

“其实我们一直在找中国青年作曲家的作品,但是不太好找啊。”北京国际音乐节节目总监涂松一脸无奈。“音乐节一直在留意青年作曲家的作品,但不能因为我们要做‘中国概念’,就随便谁的作品都可以上。”在他看来,一部优秀的作品,除了有技巧,有情绪,最重要的还要有思想内涵,“没有思想内涵的作品,无论乐队在演奏中怎么进行二度创作,都不会让它变得动人。”

“现在中国交响乐界活跃的都是五六十岁这个年纪的作曲家,40岁的作曲家在哪呢?30岁的作曲家在哪呢?”北京国际音乐节艺术总监余隆一针见血。前不久,为庆祝广州交响乐团诞生60周年,广交委约世界著名作曲家潘德列斯基,以中国古代诗歌为背景创作了《第六交响曲》。有人觉得奇怪,为什么广交的60岁生日要请一位西方人来创作中国题材的作品呢?

余隆坦言,在选择作品上没有中国人、外国人之分,他只是根据作品质量的好坏选择委约对象。其实,他也想选择中国青年作曲家,并在多种渠道为青年人提供平台,如举办广东国际青年音乐周、举办青年夏令营等。如果发现好的作品,他也愿意携中国爱乐乐团、上海交响乐团、广州交响乐团演奏。可他却发现,能够胜任的年轻作曲家实在屈指可数。而有不少年轻作曲家,出于某些原因,在忙着为影视作品创作,很难沉下心去写一部交响曲。

年轻人作曲“不好听”?

“其实年轻作曲家中有一些很有才华,但是我不太敢用。”指挥家谭利华给出了另外一个视角,“他们创作的作品技术水平高,但可听性有限,能被人记住的当然就少。”

作为北京交响乐团的艺术总监,谭利华每年都会向不同的作曲家委约作品,“我也考虑过找年轻作曲家,本意是希望找一些有可听性的作品,可这几年听下来,一个没有。”他接触到的年轻人都爱用新的手法、新的概念,技巧高难,可他总觉得作品里面少了点“中国味”。

“既然是中国原创作曲家,是不是应该有点中国元素在里面?有熟悉的声音,观众才爱听。”谭利华坦承,郭文景、陈其钢等一代成熟作曲家,会巧妙地把唢呐、板胡等中国乐器,或是带有中国韵味的曲调融入高难度的作品中,“他们确实更懂得把握技巧性与可听性之间的分寸。”

“现在的作曲家其实也蛮难的。”中国交响乐发展基金会理事长陈光宪认为,“如果他们写大家觉得好听的东西,有人会批评他们还用以前的手法;如果他们用了现代的手法,大家又会觉得听不懂。”

在陈光宪看来,与其说是众口难调,不如说是时代太多元,“都说中国作曲家断档,没有年轻作曲家,其实外国也一样,因为现在已经不是当年那个所有人都听贝多芬、莫扎特的时代了。”现在音乐领域已有相当多的流派,百花齐放,“所以我还是建议作曲家,要坚持自己的理念,你自己觉得美好的音乐是什么样,就呈现给大家听。”

缺少专业的“露脸”平台

其实,被“吐槽”的年轻作曲家也有一肚子委屈。

“年轻作曲人能得到乐团和指挥重视的机会是很少的,而一场交响乐作品演下来的费用则是惊人的,这对年轻作曲者来说简直是天文数字。”出生于1978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的青年作曲家杜薇感叹道。创作大部头交响乐需要静下心来,心无旁骛,可在很多乐团都不养驻团作曲家的今天,如何糊口就成了年轻作曲家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

“现在有不少年轻作曲家闷头在创作电视剧音乐、晚会歌曲,这也不怪他们,他们也得生活,不靠这个怎么办呢?”古典音乐经纪人、乐评人张克新非常理解他们的处境。据他介绍,在国外,年轻作曲家一般由政府、基金会支持,私人捐款也占一定比例。“扶持年轻作曲家应该是社会责任,可中国目前的古典音乐环境距离这一点还有些差距,还有待完善。”

“中国作曲家缺乏一个专业的、公平的、作曲的平台。”张克新说,目前,国内持续时间较长,也几乎是唯一一个扶持年轻作曲家的平台就是国家大剧院在2011年设立的“青年作曲家计划”。青年华人作曲家只需寄出作品总谱,甚至无需报名费和参赛的来往路费,作品复评通过后,就可以由北京一流交响乐团演奏,并得到后续的委约和展演机会。“这种没有商业目的、没有命题,也没有创作范围要求的平台应该多一点。”他说。

杜薇就是国家大剧院“青作计划”的受益者。在首期计划中获奖后,她获得了越来越多国际专业音乐机构的关注。她的获奖作品《袅晴丝·惊梦》,就曾由美国费城交响乐团与德国莱比锡广播交响乐团两大名团演奏。而杜薇本人也在获奖后接到了韩国统营音乐节、威尔士格拉摩根峡谷音乐节、上海芭蕾舞团等机构的委约邀请。

而在陈光宪看来,目前国内的情况是,不少青年作曲家写出了作品没有人演,还有不少交响乐团找不到中国作品可演,这之间存在着严重错位,“这不是青年作曲家个人可以解决的问题,对他们的扶持也不是纯粹商业化的事情,政府、国家艺术院团和各类基金会应该为青年作曲家多提供平台和条件。当然,前提是青年作曲家自己在创作上的努力。”

关键词: 作曲家 青年 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