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华栋:文学记录时代 安慰心灵

2017-09-28 15:42:14         来源:南方日报|0   

18日,2015南方国际文学周进入收官日。当代实力派作家邱华栋和中国实力派诗人杨克就“文学的当代作用”为在场的观众上演了一场重磅的对话。著名作家李辉则和学者费勇进行了主题为“世界这么大,应该好好看看——漫谈旅行与游记写作”的对谈。著名作家东西和文学评论家申霞艳举行题为“如何从一个读者变成一个作家?——兼谈《篡改的命运》”的讲座。三场侧重点不同的讲座,让观众看到了更广阔的世界。

邱华栋

文学记录时代安慰心灵

邱华栋认为,说话写作是跟记录时代有关系,作为一个生命个体,成长过程会使得很多东西加注在这个生命个体上,而文字,写作能够记录时代,记录这个个体生命不断成长的过程。邱华栋表示,开始写作是因为青春期的苦闷导致的,跟父母亲之间的隔阂,学校里的纷争等等。“20多岁写过长篇小说,现在去看觉得很幼稚,但刚好把我那个年龄看到的景观写下来了,所以是具有记录时代的意义。”而邱华栋认为当代文学的另一个很重要的功能是——抚慰心灵的作用。“我心情不好的时候喜欢阅读诗,因为诗是语言当中的黄金,诗可以说是文学当中的最高题材。一些诗篇写得很抽象,这是情绪的捕捉,是个体生命体验和语言相遇一瞬间迸发的产物。你们为什么需要阅读呢?因为你们的心灵需要。”

网络全球化的今天,大学生的阅读大多是手机阅读,他们更多的是为了打发时间,只注重看完这个故事,而不是里面所传达的思想。对此,杨克以广东网络作协主席的身份回答,文学可以分很多种,有一种是消遣性的文学,而网络文学大多属于该性质。“这也弥补了原来文学的一个缺陷,原来文学是比较现实关怀的东西,但网络文学更多是想象文学,天马行空的想象也是作家创造力一种表现。”对于网络文学,杨克希望中国以后设一个奖给网络文学,他认为网络文学同样需要注重。

李辉

旅行在于探索和发现

作家李辉以传记文学和随笔创作著称,他曾经写作巴金、萧乾、沈从文等的传记和历史纪实著作。在18日南方国际文学周的讲座中,他以旅游为讲题,分享了自己对历史和人生的感悟。“今年,我的作品《雨滴在卡夫卡墓碑上》和读者见面,这是我的一次漫长的写作。闲暇时候,我是一个喜欢旅行的人,旅行让我感悟和思考了很多。平时工作一段时间,写完一篇长文章之后,我会用至少一个星期的时间去外地走走,过去很多年里我也写过不少游记。旅行是我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童年时期一直在迁徙奔波、读大学后的第一次旅行、成为一名记者,李辉讲述了他一个又一个特殊的旅行经历,也反复强调旅行是一个走心的过程,“旅行特别的好处就是让你完全放轻松,敞开心扉去和你喜欢的人打交道,它让你看到更多的东西,让你的经历更加丰富,有的旅行是唯一的,你永远都不可能重复一次。”

与现代人由导游安排好路线的旅游方式不同,李辉分享了自己多年来数次旅行的经历以及得到的感悟,“我喜欢找自己感兴趣的路线,旅行的真正意义就是探索和发现,就算旅途很辛苦,但是最后出现的美景都会是对你的补偿。好的地方一定要先去,已经被开发的地方可以迟一点去。”

谈到旅行方式上的转变,李辉对比指出,现在的年轻人生活条件优越,所以出门旅行一吃苦就受不了,而上世纪80年代的旅行则不同,“我们这种下过乡的,一下子到了大上海就觉得兴致很高,一点儿也没觉得苦。”

李辉对自己的作品的定义并非仅仅在游记这一层次上,“我没有刻意说我要写游记,只是有时候有一些经历的事情,让我觉得这是值得分享的体验,比如说我写云南腾冲,就是一个心路的历程,到最后我的落脚点,是传达我们已经失去了一些传统,这已经不是游记了。”

东西

从读者到作家

东西表示,任何一个读者要变成一名作家,都需要三要素:阅读、热爱、生活。“这些都是写作的阳光、雨露和养分。我的童年和少年时期,正是中国困难的时期,恰当的贫困带给我一个意外之喜,那就是想象力和幻觉空前发达。”

“我成为一名作家前,我是一名读者。有时候我想人就分两种,一个是作者,一个就是读者,会写的人他会读书。”谈到阅读的好处,东西认为,首先阅读能打发时间,其次能止咳镇痛,再次能丰富我的情感。而完成作家的转变,东西坦言主要是因为有做作家的欲望、能改变命运和心里有话想说。

东西曾将自己的小说《没有语言的生活》《耳光响亮》《后悔录》等小说改编成电视剧剧本,在小说和剧本的写法的区别等问题上,东西表示,写小说和写剧本其实是可以互相借鉴的。虽然写剧本过多会影响写小说的一些感觉,像是心灵的平静和慢节奏,这是剧本对小说的一种破坏。但写剧本反过来也同时提醒我们写小说的基本的因素,比如人物、情节、冲突、心理活动等。

关键词: 心灵 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