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节衣缩食搞收藏的“大杂家”
2017-09-22 17:32:32 来源:人民政协网|0
沈从文是现代著名作家,他的乡土小说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然而谁能想到,沈从文在其他领域也成就非凡,是名副其实的“大杂家”。
早在20世纪20年代,沈从文即为湖南鉴藏家张渠珍整理古籍文物,并做编目工作,为此培养了他的收藏兴趣。30年代沈从文到北京后,便开始节衣缩食不断从古玩市场收购一些藏品,并进行研究。40年代,西南联大时期,尽管生活拮据,他依然流连于昆明的地摊门店,淘些瓶瓶罐罐的手工艺品。他对陶瓷的研究甚深,后拓展到丝绸、刺绣、木雕、漆器……都有广博的知识。
1950年后,沈从文先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写出了《唐宋铜镜》《龙凤艺术》《战国漆器》《中国丝绸图案》等文物著作。1958年后,他专心致志撰写《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书稿,凭着不懈的努力,终于填补了我国服饰研究的空白。
年少时,沈从文曾立志要当一个书法家。他对书法的痴迷早在10多岁时在部队当文书、抄写公文时便开始了。当时沈从文在军中的薪水是6元,每月伙食费需扣2元,而5个月就买了17元的字帖,沈从文几乎把所有的积蓄都豁了出去。他写章草,笔稍偃侧,起笔不用隶法,收笔稍尖,自成一格。他喜欢写窄长的直幅,纸长四尺,阔只三寸。他写字不择纸笔,常用糊窗的高丽纸。他说:“我的字值三分钱!”从前要求他写字的,几乎有求必应。到了晚年,因为身体原因,沈从文极少写字,此时他已成为公认的书法大家,尽管他自始至终都不承认自己是“书法家”。
沈从文喜欢读书,喜欢和人聊天。他的阅历丰富,知识面很广、很杂,无论天上地下,还是古今中外,他总能跟人聊得不亦乐乎。他的学生汪曾祺说:“沈先生跟人聊天,对生活表现出浓厚兴趣,不管在什么环境下永远不消沉沮丧,无机心、少俗虑,他天真到像一个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