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演绎出郊区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生动影像

2017-12-14 12:52:20         来源:长治郊区新闻中心|0   

露天舞台,歌声阵阵,舞步飞扬;综合文化站里,欢声笑语,热情高涨;农家书屋,人头攒动,热闹非凡,求知若渴的身影比比皆是……在郊区,无论是居民、农民还是外来务工者,闲暇时总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一方文化天地。这一个个片段共同演绎出了郊区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生动影像。

近年来,我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亮点纷呈:文化馆和图书馆免费开放,农村书屋将文化送到农民家门口,全区122个行政村文化活动场所实行全覆盖,农村和社区文化活动提升了城镇化水平,浸润了人们的心灵。我区正在逐步构建起设施齐全、服务一流、机制健全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让人民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共同建设郊区人美好的精神家园。

文化服务 满足群众需求

11月的一个周末,区图书馆少儿阅览室一角,9岁的小女孩馨馨正在看一本《小小百科》的儿童读物,她的奶奶在大厅里一边休息一边等候。奶奶说,这里书籍种类多还免费开放,现在孩子每个周末都要来。据图书馆馆员介绍,每到周末或者寒暑假期间到馆读者都有一个明显的增幅。俨然,这里已经成为广大居民阅读学习不可或缺的重要文化阵地。

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是一个地区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是体现区域文化底蕴的靓丽名片。近年来,我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区图书馆、文化馆分别于2013年、2015年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国家三级图书馆”“国家三级文化馆(2015—2018)”。面向全社会免费开放公共设施、提供与职能相应的基本文化服务。开展群众文化交流展示、免费辅导培训、业余文艺创作、信息研究整理、群众休憩休闲、非遗保护传承、艺术档案管理、图书阵地借阅、讲座报告、咨询服务、图书辅导、免费培训等阵地活动。开展送文艺下乡演出、展示展览、图书流动服务等群众性文化活动,充分保障了全区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

我区还利用专门的农村公益电影丰富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全年放映农村公益电影1464场次,放映学校优秀国产影片108场次,放映各类科教片500余场次,解决了农村群众和寄宿制学校中小学生看电影难问题,保障了群众基本文化权益。

文化阵地 保障群众活动

翻书架、查资料、做笔记……11月25日,眼看着天色已晚,西白兔乡中村村民郭花苗在农家书屋里意犹未尽地合上了书本。“这本书对我养鸡很有帮助,一时半刻看不完,我想借回家慢慢看。”经管理员登记后,郭花苗带着书回了家。目前在郊区各村,包括农家书屋在内的文化活动场所,既能读书看报增长见识,又能休闲娱乐锻炼身体,还能开展农技培训,普及政策、法规、科学知识,一阵阵文明新风从这里兴起,一批批新型农民从这里走出。

盛夏的傍晚,寒冬的下午,文化广场一片喧闹,跳舞的、打太极的、孩童们的嬉闹,热火朝天,其乐融融。家住关村的李阿姨在跳舞队伍里已经跳了半个多小时,“每天都来广场跳跳舞,既锻炼身体又愉悦心情”,她告诉记者,在关村,每天出来跳广场舞差不多已经成了农村妇女共同的生活习惯,参与广场舞甚至像上班一样准时。

闲时到村级文化活动场所看看书、跳跳舞、玩玩健身器,这处最热闹的院落俨然成了全村的“文化地标”。镇有综合文化站、村有文化活动场所,如今,越来越多的文化阵地已悄然来到普通群众的生活中。目前全区5镇1乡2个办事处1个旅游开发中心均有综合文化站建制,均享受中央免费开放专项资金每站2.5万元保障。其中西白兔乡、黄碾镇、马厂镇、大辛庄镇、老顶山镇、堠北庄镇等5镇1乡从2008年起享受国家、省、市、区资助,先后完成改扩建工程,站舍面积都达到或超过300平方米的标准。文化站都按要求设有共享工程服务室、书报刊阅览室、培训教室、多功能活动厅等设施。配备了卡拉OK音响、电视机、电脑、投影仪、打印机、复印件、锣鼓等开展文化活动的设备乐器,形成了集文娱活动、书报刊借阅、综合培训、信息查询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乡镇文化中心阵地。同时,郊区结合山西省两轮“全覆盖”工作,从2008年起全区狠抓村级文化活动场所建设。形成了围绕农村文化体育广场中心,周边村级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村级站点、露天舞台、农民体育健身场地的农村文化活动场所格局。建成了覆盖全区、功能强大、内容涵盖文娱活动、图书借阅、电影放映、健身锻炼、信息咨询的农村文化体育活动场所网络体系。充分保障了全区基层农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极大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文化设施的日益完善,文化阵地的全覆盖,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业余生活,群众享受到越来越多的“文化大餐”,郊区推进公共文化服务的步伐坚定而有力。欢乐和谐、昂扬奋进的文化气息遍布郊区各个角落。这里的公共文化,如阳光,照耀在每一个人的身上;似甘露,洒向每一个人的心田

关键词: 影像 体系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