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凤鸣的人物画,回归简朴,回归绘画所应有的本色美和可信度
2017-11-13 18:55:07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0
中国画 半条被子 唐凤鸣
《半条被子》雕像
在艺术界和人们的眼里,众多人认为,中国画是修身养性的艺术,它的激情是内敛的。但在唐凤鸣先生笔下的中国画作品却充满了碰撞的激情,情感的交融,人性的力量。近日,我认真阅读了他的人物画《半床被子》后,跃入我脑海而发出由衷的感慨:这是一幅传承党、人民军队与老百姓鱼水情优良传统的充分艺术表达与再现。
唐凤鸣的中国人物画《半条被子》取材于发生在自己家乡湖南汝城县文明乡沙洲村的一个真实故事。汝城是罗霄山脉中的革命老区,红色文化发祥地之一,近代史上演绎过许多悲壮与豪情。1934年11月上旬,红军长征途经湘赣交界的沙洲村,三位女红军投宿于已有一岁多孩子、年过30的徐解秀家。徐解秀热情地为她们烧水,煮红薯饭,烧南瓜菜。徐解秀家境贫穷,连条御寒的被子都没有,天寒地冻的当晚四人只能合盖一床被子。两日后惜惜离别,三位女红军把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半条,送给了徐解秀。1984年,记者徐开富徒步重走长征路,专访84岁高龄的徐解秀,写了《三位红军姑娘,你在哪里》一文。时任全国政协主席邓颖超等参加过长征的女红军看了后,就委托记者捎一床崭新棉被送给徐解秀老人。半条被子的感人故事,对于新时期继承和发扬革命前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良传统,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唐凤鸣是湘南学院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退休教授。汝城是他生于斯长于斯的故土。热爱家乡的情怀和宣传感动中国的故事发生地的使命感时时在他心头涌起,夜不能寐。他要把故事绘成美术作品,留给家乡的人民和这块土地。他大学毕业在此工作期间,曾经参加了对红军长征过汝城的田野调查。在湘南学院任教期间,承担重点科研课题《湘南民居研究》时,他实地考察汝城古村落,古民居、古祠堂,多次到过沙洲村,但遗憾地与这个故事失之交臂。为传承红色精神,在汝城县委宣传部的同志陪同下他多次深入沙洲村考察现场,聆听老辈人和徐解秀的后人回忆当年故事发生的情景。因此,唐凤鸣认为要还原历史和再现当年感人场景,必须以人物的自然状态、神态及服饰的真实性和个性化来强化对人物精神的刻画。他认为,诸如此类特定的题材,形式必须服从内容,传统笔墨形式的发挥必须服务于写实性的造型,才能更好地传递画家的情感。
“半条被子”的情怀就是不忘初心的情怀。为了弘扬革命精神,唐凤鸣在艺术上不断探索。唐凤鸣试图寻求新的绘画语言,绘画面貌,既不能重复别人,也不能重复自己。他读李渔的《闲情偶寄·脱窠白》,体会“人唯求旧,物唯求新”的境界,认为求新不是不要传统,而是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求变。从传统的角度看中国画,山水画以意境美为上,花鸟画以情趣之美为上,而中国人物画以形神兼备为上。中国传统人物画要求“写真”,多以线造型,这就需要画家具有对人物形和神的把握,有不俗的艺术功力,勾画出画家表现对象的面貌、气质、格调及身份特征,这体现出我国传统绘画理论中“以形写神”和“气韵生动”的美学原则。作品《半床被子》表现风格简约、朴素,浓墨淡彩。它构图简化了背景,大片的空白使观者视线集中于故事人物。她们站立虽然在不同方向,姿态各异,目光都聚落在半条被子的视觉中心点上,在人物围合的情境中表现了军民依依惜别的情谊。它的构思立意深刻,以历史事件的特定情节,再现了送行中三位女红军剪下半条被子给徐解秀的人物形态、情感、形象和动人场景。
唐凤鸣的人物画,回归简朴,回归绘画所应有的本色美和可信度,以其亲和力赢得观者,以其人性美实现让人物面貌新,实为难得。由于采用180x180cm的画幅,人物造型视觉上和真人等大,拉近了观者的心理距离。画面造型平面中求立体,笔墨丰富多变,松紧有度,虚实互补,极具厚度感和分量感。唐风鸣是用墨高手,线条与面构成交织,采用中国传统山水画的“积墨法”,强化凝重拙朴的笔墨效果,层层皴擦、叠染出人物的衣着部分。厚重而又不失松动,营造含蓄、苍凉之感。人物的脸部精心塑造刻画,借鉴西画写实画法,力求丰富细腻。特别是对三位女红军的外形和性格处理上,表现了共性中个性的差异,成熟与稳重,天真与善良;站在中间的女战士含蓄地笑;站在后面的女战士神态开朗,对她们眼神、动作细微差异的精心塑造,可以窥见她们依依惜别的内心世界。三位女战士外形的高矮、胖瘦略有区别,短发,八角帽、军服统一,在衣着关键部位如膝盖、肘部、肩膀打着补丁,背包、斗笠、搪瓷杯、毛巾等都精心设计。一方面充分展示了当时红军严明的纪律和生存环境艰苦而险恶,另一方面展现了女红军战士不畏艰难、乐观的精神风貌,画面较好地承载了半条被子故事的时代精神。
唐凤鸣的《半条被子》人物画不追时尚,传承传统又有所突破。在他简约、朴素、亲和的人物造型中,画面中的人物不是思辨、哲理的追求,而是面对有血有肉有至爱人性的真实感受。(李熙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