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扶桑:二十世纪的墨西哥与中国》展览将至2018年6月

2017-12-11 13:15:46         来源:雅昌新闻|0   

2017年12月8日,南加大亚太博物馆在闭馆装修了一年半之后,这座具有东方传统色彩的建筑焕然一新,在重新调整、陈列了固定的亚洲收藏后,携新展《风起扶桑:二十世纪的墨西哥与中国》正式向公众开放,为南加州和外来观众带来更加丰富的文化享受。此次是首个展示以墨西哥艺术对中国艺术启发主题的国际性展览,用丰富的素材来介绍这段鲜为人知的跨越太平洋的艺术交流史。

喻瑜馆长在开幕式上致辞

花园中参加开幕式的贵宾

装修后的南加大亚太博物馆大门

很多人认为改革开放后,特别是八十年代末引进的西方文化是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关键推动力,但很少有人意识到,其实在文革前,尤其是二十世纪中期,当中国封闭同外界的交往时,其他地区的影响就已经开始存在了。墨西哥艺术家早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就与中国文艺术家开始对话交流。到五、六十年代当中国几乎只第三世界国家接触时,墨中两国艺术家间的接触更是到达了巅峰时期。这些交流对中国艺术发展的影响深远,直到今天都还能察觉到,墨西哥与中国艺术半世纪穿越太平洋对話催生了今天中国新壁画大规模的实践与教育。《风起扶桑》将建立、分析并且展现环太平洋地区对二十世纪中国艺术发展的影响。展览将包括与展出六十年来艺术原作、文献、访谈和研究记录等资料,全面性地探索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及其艺术价值,揭示这一段迷人而又神秘的文化。

策展人郑胜天、喻瑜与观众

《风起扶桑》 由美国南加州大学亚太博物馆组织,参展作品和资料来自美国、墨西哥和中国,丰富全面地展示墨西哥艺术对迅速成长的中国艺术群体的巨大影响力。展览包括三个部分,按历史的发展顺序来阐述墨中两国之间的艺术文化交流。展览的序幕是鲁迅1931在 《北斗》杂志上刊载里维拉的壁画部分《穷人之夜》,这是目前所知最早的介绍。

1931年《北斗》杂志第二期刊登《穷人之夜》

展览的第一部分主题为《上海:珂佛罗皮斯的艺术圈》,主要讲述墨西哥艺术家珂佛罗皮斯(Miguel Covarrubias,1904-1957)与他的舞蹈家妻子罗兰达(Rosa Rolanda)三十年代在去印尼巴厘岛的途中停留上海的经历。这次旅行之前,珂佛罗皮斯就已经是一位知名的艺术家与作家。到达上海后,他结识了诗人和出版家邵洵美(1906-1968),并且迅速成为了邵洵美旗下一批年轻艺术家包括张光宇(1900-1964)、叶浅予(1907-1995)等好友和导师。这部分展出了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图书馆珍藏珂佛罗皮斯在上海创作的速写手稿,他为邵洵美所作的精彩侧面像也在其中。 还有国内仅存的一副珂佛罗皮斯的作品《京剧演员》,由张光宇基金会和势象空间提供。叶浅予多次回忆是珂佛罗皮斯告诉他要随身携带速写本,从而改变了他的艺术生涯。这次展出了叶浅予四十年代所作的一些速写。张光宇受到珂佛罗皮斯漫画和装饰画的影响,展出中他的《情歌漫画》与《新西游记》都能明显看出两者之间的关系。

亚太博物馆展厅第一部分

张光宇保存的柯佛罗皮斯速写《京剧演员》

张光宇的作品《西游漫记》

第二部分与展览同名。“扶桑”一词最早见于《山海经》等书。许多学者认为传说中的“扶桑国”即今天的墨西哥。这一部分主要关注二十世纪中叶,即墨西哥大量艺术作品被介绍到相对封闭的中国的一段历史。 从1950年代初起,多位墨西哥艺术家相继访华,包括盖雷罗(Xavier Guerrero,1896-1974)、西盖罗斯(David Alfaro Siqueiros 1896-1974)、阿基瑞(Ignacio Aguirre,1900-90)和布斯托斯(Arturo García Bustos,1926-2017)等。1956年3月和7月,墨西哥全国造型艺术阵线组织了两个重要的绘画与版画展览,参展艺术家包括奥罗斯科(Jose Clemente Orozco,1883-1949)、里维拉(Diego Rivera,1886-1957)、塔马约(Rufino Tamayo,1899-1991)等,几乎囊括了所有的墨西哥重要艺术家和代表作。这两场展览均在北京、上海和广州举行,给中国观众带来了全新的艺术创造风格和理念,被中国政府和广大观众所接受。在当时和西方世界完全没有接触的环境下,这些墨西哥艺术家和他们的作品深深地影响了一大批中国艺术家。展览选择了十多件与1956年展览有关的作品,或是当年来华的原作,如布斯托斯第一件大幅版画《土地改革》曾引起周恩来总理的兴趣。也有当时参展艺术家的其他作品,并陈列了一系列该展览各种版本的图录。在展厅中还可见到两段视频资料,介绍西盖罗斯访华经过,与中国艺术家对墨西哥画展的回忆。

周总理关注过的布斯托斯版画《和平力量胜过战争》也在第二部分展出

1956年周恩来总理会见西盖罗斯

 

墨西哥画家莫西亚克谈他的访华经历

1969年文革结束后在北京新国际机场创作的壁画项目,标志着中国当代艺术运动的开始,也翻开了中国壁画发展的新篇章。展览的最后一个部分展现墨西哥艺术对中国当代艺术的这一持久影响。展品有袁运生创作的引起争议的壁画《泼水节》草稿和一些素材。在另一个视频中,艺术家侯一民、袁运生和孙景波等对中国壁画发展的历史和今天的面貌做了生动的介绍。新一代艺术院校壁画专业培养的艺术家创作也在片中呈现,表明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活跃的壁画大国。

壁画家袁运生在接受访谈

这部分最引人注目的展品是一件壁画规模的大画《风起扶桑》,占据整整两个墙面 。画中按年代顺序,排列了46位曾参与上世纪这一场文化对话的墨西哥和中国人士的肖像,叙述他们之间相会互动的故事。主创者为本展策展人郑胜天和前中央美院壁画系主任孙景波。助手为青年壁画家董卓与马鑫。他们也像许多过去的墨西哥壁画家一样,在画中有意加入了自己的形象。让这场世纪对话继续下去。

观众在欣赏壁画“风起扶桑”

《风起扶桑》由著名独立策展人郑胜天和南加州大学亚太博物馆馆长喻瑜共同策划。郑胜天是目前国际上最活跃和最资深的独立策展人和学者。1996至2000年间任梁洁华艺术基金(Annie Wong Art Foundation)秘书长。2002年与典藏出版社简秀枝女士合作创办第一本英文的中国当代艺术杂志《艺术》,并担任其总策划至今。1999至2011年担任温哥华国际亚洲当代艺术中心(Centre A)创会董事,2011至2015年担任温哥华美术馆董事,自2009年至今担任亚洲艺术文献库北美董事。2016年被聘为温哥华美术馆亚洲馆兼任总监。策划组织了大量展览,包括《江南:中国现当代艺术》、《上海摩登》、2004年上海双年展、《中国生意》、《转世》、《艺术与中国革命》等。自2009年起担任温哥华双年展亚洲资深策展人,并获得策展终身成就奖。经常在各种杂志和展览图录中发表有关中国当代艺术的论作。2013年获得温哥华Emily Carr 艺术设计大学颁发的荣誉博士学位。

喻瑜是南加州大学亚太博物馆第一任馆长。在她的领导下,亚太博物馆在不到三年的时间内组织策划了近二十个展览,展览主题丰富多彩,从考古文物性质的《皇家品味:明朝的藩王》到以当代艺术创作为主题的《重塑传统:东亚当代陶瓷》。她曾担任洛杉矶郡立美术博物馆(Los Angeles County Museum of Art)中国部策展人,负责该管中国展厅的陈列,并策划多个主题展览,包括《日本收藏中国绘画》及徐冰在南加州的第一次个展《徐冰的语言》等。经常在各大院校演讲授课,并在报刊杂志上发表有关中国艺术的文章。她于2011年获得芝加哥大学艺术史博士学位。

即将出版的图录 《风起扶桑》将发表来自美国、墨西哥和中国机构和私人收藏的40多件作品。同时还包括历史照片、出版物、剪报,和艺术家访谈录像等。书中收录三篇专家撰写的文章。郑胜天重述二十世纪墨中艺术文化交流的历史,墨西哥著名学者墨西哥自制大学Renato González Mello教授介绍墨西哥国家造型艺术先锋同盟,以及著名艺术家中央美院壁画系主任孙景波教授浅谈七十年代后中国壁画的发展。

1956年墨西哥全国艺术阵线油画版画展在中国的几种出版物

曾有两件作品参加1956年来华展览的艾斯特拉达创作的油画《狗的日子》

《风起扶桑》海报

据悉,《风起扶桑:二十世纪的墨西哥与中国》展览将持续至2018年6月10日。

关键词: 风起 十世纪 墨西哥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