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阳、刘永杰创作的《唐太宗纳谏》,史实表现准确

2018-01-02 15:43:59         来源:人民网-书画频道|0   

 

杨晓阳、刘永杰《唐太宗纳谏》
杨晓阳、刘永杰《唐太宗纳谏》

历史上,唐太宗李世民多次接受大臣魏征的诤言直谏,摒弃奢侈,勤政为国一直传为美谈,是历代君皇的楷模,也是历代百姓盼望的明君和贤臣的典范。

杨晓阳、刘永杰创作的《唐太宗纳谏》选取了唐太宗想去南山游玩而被魏征劝阻的故事。该史实源于《资治通鉴》:魏征状貌不逾中人,而有胆略,善回人主意,每犯颜苦谏。或逢怒,征神色不移,上亦为之霁威。尝谒告上冢,还,言于上曰:“人言陛下欲幸南山,外皆严装已毕,而竟不行,何也?”上笑曰:“初实有此心,畏卿嗔,故中辍耳。”这段史实是清楚的,但具体的场景和人物形貌、服饰却需要艺术家去根据史实把握。在这幅作品中,作者对历史事实的把握,几乎做到了“无一字无来处”。唐太宗和执扇仕女的形象主要参考了唐代名画《步辇图》;魏征的形象既有文献的描述,有参考了西安市长安区祝村发掘的佚名唐墓中壁画上唐官的形象。车、马、旗、戟、仪仗队等参考唐章怀太子墓、懿德太子墓室壁画,仪仗队后面的随从人员和其他仕女参考了章怀太子墓、大长公主墓邓总多处堂墓室壁画。建筑物参考了懿德太子墓壁画等。

主体人物的表情和手势都按照文献做了深入地推敲。背后的场景所涉及到的仪仗、服饰都严格按照有关文献记载的和相应唐墓中出土的唐代壁画、器物进行创作的。

作品采用了工笔线描的方式是很有考虑的。因为,初唐时期,以阎立本为代表的人物画家所使用的绘画方法正是“铁线描”,阎立本当年对人物的处理都是有一定的程序性规范,这种规范程式和阎立本作为皇家画师的身份是一致的。据文献记载阎立本的哥哥阎立德就画过《魏征进谏图》。这种程式化与写实相统一的特点是初唐绘画的一大特色。杨晓阳、刘永杰《唐太宗纳谏》很好地吸收了这一初唐的艺术特色,娴熟地运用到创作中。整幅作品按历史事实,选择了唐太宗在大明宫门口集合人马,整装待发之际,被魏征劝阻的场景。背后巍峨的宫墙和唐太宗被豪华皇家仪仗拥簇的场面极尽奢华,相比唐太宗身着龙袍的威仪和身后拥簇的气势,魏征只是一个瘦弱而执着的谏官,但他用坚定而含蓄的手势表达了自己进谏劝阻的决心。这幅5.1米乘3.8米的巨作,所使用的基本颜色不过是赭石、白色、黑色三种,中间有些浓淡的变化。正是这是那种颜色的穿插、整体处理,使得如此巨作,看起来很整体,不凌乱,深得唐代壁画简洁富有气势的要义。同时,整体化处理画面,又不妨碍对人物的刻画,在程式中不失灵动的线条勾写有力、自如地服务于每个人物塑造。在作品的底子上用赭石加黄铺底,很好地渲染了皇家重地的氛围。

总之,杨晓阳、刘永杰创作的《唐太宗纳谏》,史实表现准确、叙述清晰集中具有鲜明的画面感、创作手法娴熟、生动,具有鲜明的初唐时代特色,堪称是重大历史题材成功之作。

关键词: 唐太宗 史实 杨晓阳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