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诗中木莲非芙蓉 借用荷花别名流芳百世

2017-10-25 11:41:53         来源:广州日报|0   

 

现代人对芙蓉花虽然非常熟悉,但在欣赏古代文艺作品时,很容易将芙蓉花与其他花卉混淆。如荷花有一别名为芙蓉,古人所说的芙蓉,多指荷花。芙蓉花又称木莲,但白居易诗中的木莲,却并非芙蓉。

芙蓉花一日三变

芙蓉花,是大江南北常见的花卉,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识。这种花一日三变,晨白午红夕紫,朝开暮落,故又名“三变花”。其花晚秋始开,虽饱经霜侵露凌,却依然丰姿艳丽,占尽深秋风情,故又有“拒霜花”之美誉。在古代,凡美艳之花,诗人必咏之,画家必绘之,文人必赋予多种内涵。以芙蓉花之美艳及风骨,自然深受文人墨客的青睐,故自唐代以来,描绘赞美芙蓉花的文艺作品层出不穷。但须注意的是,古人所说的芙蓉,并不一定是指现在人们熟知的芙蓉花,因芙蓉本是荷花的别名,宋以前以芙蓉为名的作品,多指荷花。如南宋画家吴炳的《出水芙蓉图》,画中的花并非芙蓉花,而是荷花。

花的名称,相同者甚多。如牡丹花,唐人谓之木芍药,“以其花似芍药,而宿干似木也”。芙蓉花的得名,是因其花皎若芙蓉(这里指荷花)出水,艳似菡萏展瓣,与荷花相似,便以荷花的别名为名。为了防止名称上的混淆,人们根据其生长习性,在“芙蓉”二字之前加“水”字或“木”字,以示区别。荷花是水生植物,生于水上,故称“水芙蓉”。芙蓉花是木本植物,生于地上,故称“木芙蓉”或“地芙蓉”。而早在唐代,人们便称芙蓉花为“木芙蓉”,如韩愈有《木芙蓉》诗曰:“新开寒露丛,远比水间红。艳色宁相妒,嘉名偶自同。”

荷花即莲花,因芙蓉花似莲花,故又称“木莲”,这个称呼也往往引起了人们对芙蓉花和木莲花的混淆。在引用古人描写芙蓉花的诗词时,人们经常以为白居易的《画木莲花图寄元郎中》一诗,是以芙蓉花为描绘对象。这首诗咏道:“花房腻似红莲朵,艳色鲜如紫牡丹。唯有诗人能解爱,丹青写出与君看。”一些人望文生义,便以为诗中所写的是芙蓉花。其实,此诗写的是木莲花。证据是白居易另有《木莲诗并序》,明确指出:“木莲树生巴峡山谷间,巴民亦呼黄心树。大者高五丈,涉冬不凋。身如青杨,有白纹。叶如桂,厚大无脊。花如莲,色香腻艳皆同,独房蕊有异。四月初始开,自开迨谢仅二十日。”可见无论形态、生长习性、花期,白诗中的木莲花都与芙蓉花完全不同。有学者考证过,白居易诗中的木莲,是现在的红花木莲。

百姓则更喜欢它的吉祥寓意

菊花能傲霜,芙蓉花亦能拒霜。对芙蓉花不畏霜侵露凌的品格,历代文人赞不绝口。其中以苏轼的《和陈述古拒霜花》诗最著名:“千林扫作一番黄,只有芙蓉独自芳。唤作拒霜知未称,细思却是最宜霜。”文人骚客从精神层面欣赏芙蓉花,百姓则更喜欢它的吉祥寓意。“芙蓉”与“夫荣”谐音,这种花与七簇桂花的组合,就有了“夫荣妻贵”的寓意。牡丹代表富贵,芙蓉与牡丹的组合,便成为“荣华富贵”的象征。而由芙蓉花与白鹭组成的图案,便意味着“一路荣华”。这些组合,在各种古代艺术品和工艺品上都是常见的题材。加上芙蓉花天生丽质,美艳绝伦,一日花色三变,所以古人常以芙蓉花比喻仪态万方的美女。如古人有诗曰:“摘取芙蓉花,莫摘芙蓉叶。将归问夫婿,颜色何如妾?”

自唐代以来,有关芙蓉花的传说也不少。在五代十国时期的后蜀,芙蓉花曾有倾国倾城的光景。据说后蜀国君孟昶为讨花蕊夫人的欢心,在成都城头遍种芙蓉,每到深秋,万花齐开,蔚如锦绣,内外延伸数十里。难怪孟昶感叹道:“群臣曰自古以蜀为锦城,今日观之,真锦城也。”从此以后,成都便有了“芙蓉城”之称,至今仍简称“蓉城”。而有此美誉者不仅是成都,自唐末开始,唐人便有诗曰:“万里秋风芙蓉国,暮雨千家薜荔村。”因此,湖南也有“芙蓉国”的雅称。

芙蓉象征美女,美女自然也爱芙蓉。据说才女薛涛曾以芙蓉皮为主料,以芙蓉花为辅料,制成“芙蓉笺”。古代还有“芙蓉帐”“芙蓉缛”“芙蓉屏”,宋人有诗咏芙蓉花曰:“曾共鸳鸯登绣缛,也随鸂鶒上屏风。”可见芙蓉花的形象经常在闺房中出现。

芙蓉花绘画作品,始见于宋代

以芙蓉花为题材的绘画作品,始见于宋代。宋徽宗的《芙蓉锦鸡图》是其中最有名的作品之一。北宋的画家赵昌,传世作品中有《花卉四段图卷》,分别画折枝海棠、栀子、芙蓉、梅花四幅。不过,有学者从其画风、字迹分析,怀疑是当时高手所仿。但可以肯定的是,赵昌曾画过芙蓉花,因苏轼曾写过《王伯扬所藏赵昌花四首》,其中一首即写芙蓉:“溪边野芙蓉,花水相媚好。坐看莲池尽,独伴霜菊槁。”从诗句可知,赵昌画的是水边芙蓉,而不是折枝芙蓉。

宋人画芙蓉花,还有南宋的李嵩和李迪。李蒿款的作品,传世有《春花篮图》、《夏花篮图》及《冬花篮图》,以各种时花为组合,唯独《秋花篮图》失传。有学者分析,李嵩的《秋花篮图》,其中的主花应为木芙蓉和菊花。李迪的芙蓉画传世之作有《红芙蓉图》和《白芙蓉图》,这两幅作品被认为是南宋院体花鸟画的最高水平之作。从画中可见,李迪所描绘的是“醉芙蓉”。“醉芙蓉”有两种,一种叫“三醉芙蓉”,即一日三色,将红曰初醉,浅红曰二醉,暮而深红曰三醉。另一种曰“三日醉芙蓉”,即三天变色,初开白花,次日浅红,又次日深红。李迪的这两幅作品,描写极为写实,用笔纤细且色彩层次变化极为微妙。他在传统的勾勒填色法的基础上,将水色的运用与没骨的晕染法发挥到极致,画面色彩透明滋润,芙蓉花瓣富有质感,连枝叶正背反侧毛茸茸的状态也形象地表现出来。

元、明、清时期,擅画芙蓉花的画家不是太多。近代以来,以张大千和齐白石的作品水平最高。张大千是四川人,齐白石是湖南人,他们喜画芙蓉花,可能是对“蓉城”和“芙蓉国”怀有特殊的感情所致。此外,他们对芙蓉花的傲霜精神尤为欣赏。齐白石说过:“芙蓉叶大花粗,先后着葩,开能耐久,且与菊花同时,亦能傲霜,余最爱之。

关键词: 荷花 别名 芙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