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霁翔谈故宫从紫禁城到博物院:90岁正青春
2017-10-18 11:11:54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0
10月10日是故宫博物院90年院庆,故宫推出的一系列文化盛宴也达到了高潮。汇集历代名画的“石渠宝笈特展”要更换部分展品,近几天观众离开武英殿时,都已是晚上10点以后。过去来故宫只能看三大殿的情形在今年秋天被彻底颠覆,密集的展览让观众大饱眼福。
不断扩大的开放区域、日趋人性化的服务、新意迭出的文创产品……故宫近两年的巨大变化离不开改革举措的推动。在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的心中,故宫改革的动力源自何处,他又是怎样规划故宫的未来?记者对此进行了专访。
——编者
展出更多精品,开放更多“禁区”,满足公众不同层面的文化需求
记者:之前是否想到此次展览如此受欢迎?故宫展览格局有何变化?
单霁翔:我们今年举办了一系列活动,包括18个展览,多个大型研讨会,这是故宫人庆祝九十华诞的独特方式。
10月10日对公众开放的东、西雁翅楼展厅,与午门展厅组合成了故宫博物院面积最大、功能最全、规格最高的现代化展区。观众可以在午门雁翅楼上观看气势恢宏的“万寿庆典”展,同时居高临下俯视紫禁城壮美的建筑,这是很多人的梦想,现在实现了。以前我们天天路过角楼,路过故宫的城墙,现在东华门保护修缮工程已经竣工,观众可以登上东华门城楼,参观紫禁城1/6左右的城墙,并进入角楼内部。慈宁宫区域也是首次大规模整体向公众开放。
其实公众具备很强的文化消费能力,对于传统文化的热情也逐渐被激发出来。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底蕴深厚,具有巨大的潜力来满足公众的文化追求。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公众的文化需求是差异化的。参观“石渠宝笈特展”的观众,有来看门道的专家学者,有来“朝圣”的博物馆发烧友和书画爱好者,有为一睹《清明上河图》真容而来的观众,也有凑热闹加入“狂欢”的过客。只有满足了公众不同层面的文化需求,博物馆的社会效益才能发挥到最大。
好的展览就应该成为焦点,成为载入史册的文化事件。我们会继续依赖故宫的精美藏品及领先的学术研究水平,针对不同需求的观众,开发多元化的配套文化服务项目,让公众能对藏品从“看一眼”逐步转变为“看得懂”,最后实现与国宝的“神交”。
90年前的宫苑禁地成了博物院,虽然现在仍有许多区域无法对观众开放,但“禁区”正一步步缩小。预计到2020年,开放面积将达到整个故宫的80%。尽可能多地开放与呈现故宫,把院藏文物尽可能陈列展览出来,就是我们能为每年1500万人次的观众所提供的最实际也是最有效的服务。
精心设计展览,丰富移动体验,让观众与故宫亲密接触
记者:故宫的文创产品、网络服务等令人印象深刻,为何在这方面下大功夫?
单霁翔:现在的展览不仅仅是把家底拿出来晒一晒那么简单,展览之外的二次乃至多次传播更为重要。比如这次展览,采用了丰富多元的设计,展厅内免费WiFi环境、专属二维码及语音导览、三维视频放映等方式,让展览更加生动。
我们是逐渐意识到必须多条腿走路的。一开始只是提供完善的服务让观众们有“尊严”地参观。比如在大幅增加售票窗口的同时,实行网上预约,缩短排队时间;设置与环境相配的座椅,比如在端门广场加装了200个新式座椅,每把可容纳3个人休息。
现在,我们进一步意识到,并非只有来到故宫才能实现与故宫文化的亲密接触。现在大家可以随时随地使用移动设备品鉴故宫藏品、“漫游”紫禁城,感受故宫的文化氛围。
故宫公众微信号“微故宫”及时推出了多篇针对展览的知识介绍、深度解读文章,让观众能够提前了解和关注展览信息;官方网站也推出了“石渠宝笈特展”网上展览,方便无法到现场的观众身临其境地了解展览内容和文化信息。我觉得最好的服务,是把各种体验送到观众的手机上。
故宫计划用3年时间,初步搭建一个以官方网站为核心和主入口,由微信公众号、手机应用、多媒体数据资源等各种信息构成,线上、线下互通互联的一站式聚合平台,为观众提供具有在线讨论、分享、沟通等功能的“数字社区服务”。
建立严格制度,注重人才培养,使故宫真正跻身世界一流
记者:作为文化事业单位,如何能更持久地推出精品服务?
单霁翔:首先要建立严明的制度。2013年公开出版发行的《故宫博物院规章制度汇编》公布了114项管理规定,既是对每一位员工的约束,也是让社会来监督故宫的运行。比如既然禁火,不允许游客抽烟,就必须对所有员工实行禁烟,一旦发现一根烟,就扣整个部门的安全奖。比如禁止机动车穿越开放的参观区域,这些看起来不太可能实行的制度,现在都得到了执行。
其次是人才的培养。故宫博物院对内提出了“两院两基地”,即故宫研究院、故宫学院、中国古代建筑保护传承国家基地、中国文物藏品科技保护国家基地的建设规划。这些非建制的机构,也是制度改革上的一次突破。成立故宫研究院,整合故宫学术科研力量,让专家全身心投入到科研工作中,用前沿的学术科研成果回报社会。成立故宫学院,培养新一代优秀的故宫人、为全国培养优秀的文博人才。
举办这么多展览和活动,也在历练着故宫的年轻一代,让他们在工作中学习上一代的知识和经验。故宫博物院以自身工作的发展、事业的进步为故宫人提供更好的平台,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发挥自身能量,产生更大的社会效益。
记者:距故宫600年大庆还有5年,哪些工作您最想做?
单霁翔:大家对故宫的期望非常高。作为世界五大博物馆之一,怎样才能真正跻身世界一流博物馆,是我们团队经常讨论的话题。
我们会让社会公众看到更多的精品文物。故宫将不断开辟新展厅,增加展示文物的数量和质量。同时更多地支持国内博物馆举办各种主题展览,参与更多的境外展览。其次,故宫博物院将继续寻求适合青少年特点的教育方式,让故宫成为学生的第二大课堂。
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希望,当观众踏入午门正门起,一段奇妙的博物馆之旅便已展开,故宫里每一座宫殿、每一扇朱漆大门、每一块青砖黄瓦都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数十个展览展出的数万件文物更是讲述中国历史的生动载体。生机勃勃的故宫、开放的故宫应该成为每个人的文化滋养乐园,也成为我们这个时代腾飞的文化助推器。
从紫禁城到故宫博物院,并不仅仅是几个字的改变,它需要一代代故宫人的努力才能实现最终的跨越,从这个意义上讲,90年仅仅是个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