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的目的是引起观者的情感共鸣

2017-09-22 17:28:04         来源:大河网|0   

让-路易-埃内斯特·梅索尼耶 绘画鉴赏家 油画 奥赛博物馆 1860年

今天把这问题列出来再侃一通乃事出有因——源于与网友的一次“争论”——有网友说:“别人的画,人家自己会赏!别去搭名家的‘车’,还是老老实实做你自己好!”我本不应该就此问题小题大做,然而“真理不辩不明”,有问题不说清楚总是不好的,况且抱有这种想法的人应该不在少数。

早在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人文主义者、诗人、理论家阿尔贝蒂就指出艺术家要“倾听每一个人的意见”,这并非为了迎合读者,而是艺术家与读者之间的交流——艺术的目的不正是为了呈现艺术家的思想和情绪,以期引起观者的情感共鸣吗?

达·芬奇也表达了同样的思想。他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看问题的方法和视角,尽管读者不一定是艺术家,但“我们既然知道人们确实能够判断自然的创作,就更应当承认他们同样能够评判我们的错误”,艺术家容易被自己的作品欺蒙,如果他在自己的作品中看不出错误,那最好的方法就是通过读者给他指出来。因此,艺术家“应当耐心听取他人的意见,认真考虑指责你的人是否有理。如果他有理,你就修正自己的错误,如果他理亏,只当没见过”,进而,“若他是一个你所敬重的人,那么可以通过讨论,指出他不正确的地方”。指出了艺术批评对于艺术家来说具有怎样的意义。

根据读者接受(反应批评)理论:读者不是被动的接受者,不是容器,阅读不单是读者寻解作者意图的过程,而是一种参与。该理论肯定了读者在阅读中所起到的主动作用,并阐述了读者在参与文本意识的生产过程起到的重要作用和其间存在的复杂关系。波兰现象学文艺理论家罗曼·英加登在他的著作里提出读者与作者共同创造文本的主张,而美国精神分析学家霍夫曼甚至进一步指出,文本不具有任何意义,阅读所获得的意义是由读者完成的,也就是说,艺术作品的最终完成是由读者来实现的。

艺术家为了自娱自乐、孤芳自赏而进行创作者不乏其人,但更多的是希望有读者,尤其是批评家来对其作品进行赏读和批评,以进一步获得作品的深层意义。从心理趋向上讲,每一位批评家在写批评对象时,都习惯于选择“名”家,因为他们的作品更专业、更个性、更成熟一些。诚然,这个“名”我更倾向于理解成作品是否够水准,而不是艺术家的社会性的虚“名”。如此看来,写“名”家应该是批评界的普遍现象(炒作除外),而不应成为“搭名人之车”的指责。一个从事艺术批评的艺术爱好者,如果他不是名家,或者说他不比要批评的对象更有名,是否他就不应该写对方的批评文章?瓦萨里写《文艺复兴名人传》,他是否有借助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琪罗等名人来炒作自己之嫌呢?雷华德写《印象派绘画大师》,他批评的动机是否很不端呢?难道欧文·斯通出名是因为梵·高而不是他写的《梵·高传》本身具有巨大的魅力?左拉、波德莱尔,这两位文学界的大家,他们为什么不做好自己,还要跨界写艺术评论呢?是否有意要借莫奈、雷诺阿、塞尚、西斯来等人来获取另一种艺术样式的封衔?

英国文学理论家瑞恰慈指出,尽管艺术家不愿意明确表达交流功能在艺术作品中的意义和作用,但从无意识动机这一心理学的简单观点来看,潜意识里艺术家俨然把交流当作创作艺术作品的首要目标。司各特爵士甚至更为明确地指出:艺术家的目的就是“使读者、听众或欣赏者心中激起一种情感,这种情感与他自己在形诸文字或言语之前激荡于胸中的情感相似。简言之,艺术家的目的……是交流,即以色彩和文字传达出召唤他去创作的那些崇高情感”。

有交流就会有解释、有批评。每个人都是作品对象的欣赏者(包括艺术家本人),尽管未必人人都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批评家,但通过自己对艺术作品的感受,表达一些个人的看法和观点,甚至系统阐述自己的见解并非不可能。一个只能看(欣赏)而不能发表个人看法的批评家和一般欣赏者毫无二致。

事实上,写艺术批评的不一定非得是名家,也不一定非得是实践者,任何具有较高文化素养的人,都有可能写出好的艺术批评文章来。康德曾说过:理论家是理论家,实践者是实践者。这句话的意思很明显,就是说理论家不一定要实践,而实践者也不一定要学理论。他的观点似乎能为理论家们找回不仅要做好自己,而且要敢于“批评”的勇气。

关键词: 观者 目的 情感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