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里古城至今仍完整地保存着明清时期的规划布局民居建筑群
2017-11-15 17:23:13 来源:艺术中国 资讯>展评>|0
“第二届隆里国际新媒体艺术节”在黔东南自治州锦屏县隆里古城如期而至
古城隆里,向世界传播它的声音
隆里古城,是明代屯军的一座古城堡,至今仍完整地保存着明清时期的规划布局和民居建筑群。置身古城,犹如走入时空的隧道,古街、古巷、古楼、古井、古祠、古庙、古碑、古桥,都记述着她的历史底蕴与沧桑变迁。而隆里国际新媒体艺术节的到来,已然成功点亮了这座黔东南古镇的全新打开方式。
艺术季总策展人爱默杨为观众导览
2017年11月8日,由中国舞台美术学会、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主办,锦屏县委、县人民政府和中国舞台美术学会新媒体艺术委员会承办的“第二届隆里国际新媒体艺术节”在黔东南自治州锦屏县隆里古城如期而至。美轮美奂的光影、国内外在地艺术与醇厚浓郁的传统民俗交织在一起,为古城和慕名而来的观众呈现了一场耳目一新的视听盛宴。
作为艺术节系列活动的重要版块,“新媒体艺术季” 邀请了国内外17位中外艺术家,以“艺术、乡村、不确定的空间”为创作主题。艺术家从7月初开始陆续到隆里进行驻留创作,其活动历时近半年直到今年年底。
隆里古城舞龙游街,庆祝第二届隆里国际新媒体艺术节到来
舞龙列队
盛装的老人,古城在艺术节期间格外热闹
对于主题的选定,艺术季总策展人爱默杨解读到:“艺术、乡村、不确定的空间,这里的‘艺术’更多指向当代性而非媒介的划分;‘乡村’即在地,更强调其‘传统’属性,是一种现场的承载容器。而对于‘不确定的空间’,它既指向艺术充满丰富可能性的天然属性,又有别于传统的白盒子式展陈方式,将艺术家及其作品融入乡村语境,将古城空间营造成一件整体作品。”
艺术家驻地项目作品从古城东门的青阳门开始,德国艺术家马丁的《蓝色》作品悬挂在墙壁之上
舞美学会会长曹林的气模装置作品《蚂蚱》在城外稻田的灯光中焕发光彩
“确定性”是现有的乡村建设程式,是既定、封闭、完成的。“不确定”是不断生长、开放和可参与。中国的某些乡村承受着现代化进程中最糟糕的那部分——低廉的材料、千篇一律的复制、不顾自身文化历史逻辑的简单抄袭等。如果没有干预,乡村的未来是可以预期的。今天,包括隆里的很多乡村,都处在各种商业开发的转折点上。是沦为这个商业社会无数类似的消费工具的一种,还是成为支持文化碰撞,支持社会意义和理想主义观念表达的公共领域?“我们把隆里当作一个艺术介入社会现实、推动公共利益发展的机会。我们相信策展人、艺术家以及媒体的无私投入、奉献和独特表达,将有机会创造一个独特的发展模式。同时,也成就了策展人、艺术家和媒体改变及批判社会现实的理想。”
德国艺术家Ulrike Möschel的作品《为了月亮》将一个大型鱼篓装置陈列在荷塘
驻足李博作品前的观众
席华作品《踩着“石头”过河》用不锈钢复制河中自然的石头添补空缺,融入村民生活成为新的景观
的确,当人们谈论艺术之于生活和社会功用时,我们早已跳脱了美与丑这一初级层次的概念。而艺术和科技之于深山中的贫困古镇及其居民又意味着什么?“互联网+文化+旅游”如何有效落地?不同人群对于传统与当代的认知和接受程度……这些也许并不能简单的意淫并为之定义。换言之,活动的意义也不在于给出一个确定的答案,而是在于一种有效而真实的探索和实践。而这,必将是时间的磨合。其评估,更多应该以当地居民的视角反馈,而非艺术家与策展人的一厢情愿。这也是爱默杨格外关注的。
“在地性”无疑是本次驻地艺术呈现的探讨核心。将艺术作品与当地实景有机结合,而非牵强陈列——爱默杨的团队是认真的。隆里古镇并不算大,但民风淳朴自成一个熟络的生态系统,艺术家及其作品介入其中确实需要时间和智慧,也考验着艺术家的适应性和敏感性。
艺术家陈赛华冠在其作品《“聆听4”》前与之互动
事实上,艺术家们也是这样考量的。新加坡艺术家陈赛华冠的作品《“聆听4”》陈列在龙标书院门口,这是一件互动性较强的作品,观众对准话筒发声,其声音便会扩散传播,同时自己也沉浸在声波之中。“我希望村民从这里喊出自己的声音,而不被外界干扰,”陈赛华冠如此阐释到。
粮仓屋顶的作品《无声之声》,随清晨第一缕阳光而发出“咔哒 咔哒”的声响
《无声之声》散落在村落房顶的瓦当之上
《无声之声》作品细节
来自中国香港的梁美萍的作品《无声之声》安置在粮仓和隆里居民区的房顶。这些作品由瓦片和太阳能装置构成,在艺术家看来,无论历史几经变迁,屋墙如何改建,老居民依旧会重新铺好瓦当——瓦当之下便是家,它是村民世代留下的基石,不仅能遮风挡雨,更承托家的精神。每天太阳升起,作品的太阳能装置随之启动,敲打在承载着古城轨迹的瓦当上,发出微弱而间断的沉哑之声,而随着夕阳西下,一切又归于沉寂。环绕在“咔哒,咔哒”的瓦当击打声中,感受这一平凡和历尽沧桑的岁月符号,有家的温情,历史的痕迹,亦仿佛时间的刻度,放大了时空的感应。
德国艺术家马丁作品隐藏在古镇之中
马丁作品《蓝色》
行走在隆里古镇,会时不时发现不规则形状的蓝色亚克力标记,有的悬挂在田间,有的在古城墙面,有的在私人住宅的木门板上,也有的和经营生意的广告牌并置,这是德国艺术家马丁·法埃福(Martin Pfeifle)的作品《蓝色》。原来,在驻留创作期间,马丁发现这种特殊的蓝色是中国建筑工地外围最常见的围护栏颜色,他提取这一概念并将古城的建筑特色、雨后水洼和田间荷下剪影等造型轮廓融合在一体,创作出31个蓝色符号分布于村落之中,也同样带回德国31块这样的作品并在杜塞尔多夫展出,从而实现了一场有趣的隔空对话,把隆里带向世界。
孙闻冠作品《龙里》全长350米 金属、LED灯 草莓大棚俯视图
夜间的草莓大棚发出熠熠光彩,宛若一条银龙
《龙里草莓大棚》是艺术家孙闻冠的在地创作,他改变草莓大棚的搭建方形及形状,将其塑造成一条巨大的龙形大棚,并在夜晚通过棚顶的LED灯光发出奇幻的色彩。在此,艺术家变身果农,大棚被改造成艺术品,艺术家身份的转换,作品本身属性的模糊,更让人思考艺术介入乡建的边界问题。是外力“介入”,还是内力的吸引与融合?这一大胆的实践,给人留下更多的思考余地。
爱默杨主持“艺术、乡村、不确定的空间——艺术实验与理论高峰论坛”
论坛学术主持、展览策展人王东发言
值得一提的是,不同于其他文旅或艺术小镇活动,隆里国际新媒体艺术节更强调学术立足。本届高峰论坛在首届“艺术实验与理论高峰论坛”、“新媒体艺术创意产业高峰论坛”的基础上,增设“文旅创作与特色乡村建设高峰论坛”和“2017CISD中国先锋戏剧青年设计师提名展学术对谈”两个平台,围绕环保、共生、跨界、隆里与世界等元素,探索文旅创作与特色乡村建设问题,汇聚国内外优秀案例及专家资源,公同分享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隆里村民为观众演唱当地民歌
李怒的声音装置《山歌好比春江水》
从北京到隆里,经过飞机-高铁-大巴,虽然要一天的周折,但我们庆幸,这条艺术之路终于开通了,它还将不断完善,准备迎接更多外来的目光和挑战。
从第一届艺术节一碗1块5毛钱的冰粉儿,到今年就可以卖到5元钱。短短一年时间,村民期待着这个充满“商机”的好时节,挨家挨户摆出摊子喜笑颜开。
“特别好看,你们晚上来看效果更好,一定要来哈!”住在西王祠旁边的大叔抱着娃儿,热情邀请记者再来观看“指挥第”特别单元展,里面有田晓磊的影像作品,李怒的声音装置,以及杨心广、李勇政、孙闻冠的装置创作。
孩子们在周文斗作品《最后一枚硬币》上玩起了跷跷板
一只享受艺术的狗:趴在杨心广作品《尖头》之中
持续五天的隆里国际新媒体艺术节,不仅为百姓带来了前卫的当代艺术、学术论坛,《渔夫与金鱼》这样的现代剧目和歌舞演出,更带来了一张张淳朴面容上的喜笑颜开,这也许是艺术之于生活最美丽的一刻。
然而,美丽容易短暂,不少艺术节或是各种年展往往不出一两届就悄然无声了,往往令人叹息。
“这样的活动会持续多久?”“五年,我们和地方政府的第一期合作签订五年。” 中国舞台美术学会会长曹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五年大计,为记者凭添了一份温暖的安全感。变化中的隆里,打造“艺术的隆里”品牌,也希望它能真正成为“世界的隆里”。(文/付朗)
与高校学生新媒体作品互动的村民
龙标书院夜晚投射的灯光作品
古城一隅
“艺术的隆里,世界的隆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