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四家开始使得文人画山水成熟并与画工画分流各自发展
2018-01-04 18:50:24 来源:人民网-书画频道|0
李象群《元四家》 |
文人画是中国艺术最为璀璨夺目的明珠,是世界独树一帜的艺术高峰,中国文人画始于五代、唐,成熟在宋、元,其中以元四家为代表的文人山水画创造了文人画新的境界和辉煌。文人画最大的特点是画家必须具备精深的人文艺术修养,其人本身的造诣决定了画的高度,所以,研究文人画必经知人论事,解读其人文精神一途,而这也正是李象群雕塑的一大特色。
元四家作为元代文人画的杰出代表艺术家,既是一个群体,又有各自不同的个性。作为群体他们都传承于一个灵魂人物赵孟頫,或接受赵孟頫的艺术和观点,或是赵家的血脉,如黄公望是赵孟頫的弟子,王蒙是赵孟頫的外孙。赵孟頫思想的核心是“师晋古意”和“书画同源”,表面是复古,实际是回到中华文化正脉,书画同源既是文人画的基础高格,更是对以中国字为代表的中华文明的固本强基。赵孟頫的观点就是要搞“中华文艺复兴”。元四家正是继承了赵孟頫的这一思想。元四家开始使得文人画山水成熟并与画工画分流各自发展。而山水画的趣味也从重“行旅”转向喜好“山居”。
元代的文人除了传统的历朝历代知识分子、士人阶层与帝王的矛盾外,更多一重民族矛盾。元蒙统治者对汉族除少数作表面文章象征性摆几个高管外,大多数关键的岗位和机会都对汉族人进行了限制。这使得汉族士人、知识分子阶层上升通道受阻、报国无门,受到了普遍压制。这就使得士人、知识分子一方面遁入山林远离政治,另一方面更坚定了他们捍卫自身的民族文化及价值观,形成了一种“民族文化在外来力量的冲击、乃至杀伤下的一种顽强求存的表现,是一个被征服者进行反征服(即同化)的过程。”(王朝闻、邓福星总主编《中国美术史》)
在《元四家》的创作中,李象群正是把握了这个大时代的背景,元四家中黄公望曽为元朝小官后因事入狱,后半生皈依道教,成为道教高层人物。黄公望的山水画艺术被誉为继承董源、巨然的传统,是代表“正宗法派”的“典范图式”。李象群把黄公望的形象创作为正面作揖是很合乎其身份的。吴镇是元四家中的另类,他长年隐居乡村,“为人抗简孤洁高自标表。”他善于湿笔积染追求深厚华滋的笔墨效果与另三家多使用干皴不同,画面在立险和破险中追求奇崛险峻的效果。李象群以侧脸甩袖来表现吴镇狂放不羁的个性。倪瓒,自幼得到道教高层的家族倾心培养,文化修养高,生活优裕,养成了高傲孤洁的个性,晚年历经社会动荡,更平添了愤世嫉俗、不甘寂寞对改变社会的强烈愿望。在这两种矛盾个性中,倪瓒的艺术特点是寒林冬山、平淡简远。李象群把倪瓒创作为向左睥睨着,右手向左挥写着,从手稿中看,原来是给人物右手上安排了一支毛笔,雕塑上则更简练,只剩下手指的抒写了。这似乎更突出倪瓒的“简远”风味。王蒙是赵孟頫的外孙,舅父赵雍、赵奕都是著名画家,幼承庭训,家学渊源。其作品朴茂华滋,设色典雅。晚年出仕明朝,牵连到胡惟庸一案,在狱中病死。李象群让王蒙斜倚在睡榻上,颇有些入世情怀,很符合其人心性。
李象群雕塑艺术的特色是对人物对象的深入开掘,表现别出蹊径。他善于在宏大叙事背景下,把人物最具特色最为人知的社会普遍认识和人物最为鲜活的生命本质特点融为一体。人物的社会形象和生命本质往往构成了一对相激相生的矛盾,这对矛盾既有利于揭示出人物的个性特色,也能给予观众出其不意的新鲜感和深入思考的启发。从李象群的《走在大路上》、《堆云堆雪》到《元四家》均如此。
在雕塑的形式语言上,李象群是具有十分高超写实功力的雕塑家,他把罗丹古典雕塑的结构典雅、形体流畅、抒情,与中国古典雕塑线性概括、舒展的特色相糅合,使得人物形体塑造的精到和线造型整体语言的提炼完美结合,精到的表达使得李象群的雕塑耐人品味,余韵袅袅;线造型的提炼,则给人强烈个性语言的标识性。
在雕塑材质的处理上,李象群颇具匠心,他把铜做旧,形成一种古陶般的感觉,使这一组雕塑质朴洗练、高古文气,突出了文人的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