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飞云:经典离不开真善美

2017-09-29 20:44:56         来源:人民网|0   

在当今世界一体化的飞速进程中,快速的传播手段促使世界的各种文化相互碰撞,相互交融,形成多元并存的文化现象。在这样的环境中,文艺创作若失去主体精神的追求就会迷失,容易躁动与混乱。商业性的追逐制约着文化的向上发展;盲目追求西方文化思潮扰乱了文艺的发展规律。纵观人类历史与我们所处的现状相对照,令人担忧。因此,深切感受到习主席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的现实性与文化针对性的重要。

在习主席北京文艺座谈会的重要讲话一年后,中国文艺界出现的混乱萎靡之风逐渐改善,开始归回到中国精神的核心价值上来;归回到坚守本根、与时俱进的追求上来;归回到“文艺工作者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根本意义上来;归回到人类崇高之美的大情怀;归回到讲品味、重艺德的“文以载道”的崇高思想追求。

一个民族政治发展、经济繁荣之后其目的就是要通过发展文化而达到文明。文化的目的不是商业,而商业的目的却是文化。一切艺术的总价值就是为了提升人的精神,愉悦人的心灵而存在的。人类与动物最大的区别是人时时刻刻有精神需求。巴赫曾说:“艺术的目的是为了赞美真理的光辉和心灵的欢愉,除此之外,别无价值。”;中国人追求的“天人合一,止于至善”的中国精神都是相同的精神内质所指。我们作为文化的工作者应当清醒,不管艺术表现的工具与技能发展到什么程度,多元变幻的格局有多大的拓展,人类向上追求真理的大情怀、正能量是永远不会改变的。

如果文化大量的被停在娱乐、消费、刺激的低层次产业链中运行,缺失精神属性,这样的文化非但不能提升人,还会使人堕落;非但不能造就人,还会使人颓废。文化是可以强国的,但是文化也可以弱国和乱国。若失去核心精神的追求就会使一个民族“魂无定所、行无依归”。

习主席强调,“艺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艺术创作要放飞想象的翅膀,更要脚踩坚实的大地”。文艺需要人民、土地、民族文化的滋养,这是文艺创作的源泉,一旦离开,“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在当下个性释放、观念泛滥、学术苍白、概念肤浅、文艺重消费娱乐的时代,比照人类文化的历史可以发现,医治这些弊病的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就是“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因为艺术是从自然,从人民生活中发展出来的,它是艺术家获取创作灵感和精神体验的源泉。正如巴尔蒂斯所言:“脱离自然的画家会渴死在泉水旁”。

在艺术创作中要以热爱人民、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真挚情感投入创作。作为文艺工作者,一直坚持“走进自然,表现人民”的写生方式。也有更多的文艺工作者更加自觉地走在这条寻源之路上,在艺术创作和思想上找到了真正的源头。文艺工作者应经常走入生活,走近人民,回到艺术创作的本体,从审美的原点出发,热爱自然,礼赞生命,强调真切体验、真情实感,在天然纯朴的原素中升华自己的艺术,为新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而尽心创作。

艺术创作的语言表达是外在形式,形式语言不能孤立于内容之外存在。艺术一旦陷入长时间的语言打磨、技术性的制作,便会忽略精神与情感。所以习总书记提出的“要身入,情入,心入。创作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艺术精品”具有深刻的警醒意义。艺术精品之所以精,是因为“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因此,艺术家必须要重视“学养,涵养、修养”、专业素养和精神蒙养。而那种“背人、背情、背理的技巧手段苍白无力,毫无意义”。

艺术创作是为了满足心灵的需要和精神的提升而存在的。美术的根本意义是用绘画技术来表达美感,而美感是发端于心灵的感动。在艺术创作中没有感动的美是苍白的;没有美的感动是低俗的。无关痛痒的冷漠与物欲横流的鼓噪、宣泄,都是艺术品质的大敌。对美好事物的感动是由艺术家内在生命中的品质格调所生发的。

回看历史上的经典,艺术作品的外状可以千姿百态,变幻无穷,但是其内质离不开真、善、美的核心价值。艺术史证明,不真的东西不能感人,不善的东西没有价值,不美的东西就不是艺术。当前,我们更应当高扬真善美的核心价值观,使之成为统领和导向各种艺术形式、风格和观念的根本,去创造代表这个时代并具有先进精神的健康艺术。倡导思想性、艺术性、审美性的统一,实现经典性、传承性、创新性的突破。去创造具有中华民族气派与美学品格的当代艺术精品,为新时期的中国艺术健康发展而努力。

关键词: 飞云 真善美 经典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