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圣彼得堡马林斯基剧院演出《杨门女将》的盛况
2017-11-16 14:37:37 来源:人民日报中国青年网|0
8日,中国国家京剧院在俄罗斯圣彼得堡马林斯基剧院演出京剧《杨门女将》。马林斯基剧院供图
俄罗斯观众在观看《杨门女将》。
“说什么无有良将选,说什么求帅难上难,还未出征先丧胆,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只要朝中一声唤,这挂帅,我佘太君一力承担。”台上,老旦佘太君唱腔高亢,刀马旦穆桂英悲歌婉转;台下,座无虚席的剧院里,金发碧眼的观众目不转睛。全剧结束,大幕垂下,剧院里,掌声与喝彩经久不息。
这是中国国家京剧院11月8日在俄罗斯圣彼得堡马林斯基剧院演出《杨门女将》时的盛况。
自马林斯基剧院公布中国京剧《白蛇传》《杨门女将》演出信息后,许多人想知道,一个是中国国粹经典剧目,一个是当今世界顶级舞台,两者相遇,会是怎样一番情景。
而演出还未开始,就让中俄双方兴奋起来——拥有1625个座位的马林斯基历史剧院,两场演出的门票基本售罄,票价2000—10000卢布(折合人民币约230—1150元),95%的票原价售出,九成以上观众为俄罗斯本地人。
厉害了,这票房
11月8日,是《杨门女将》圣彼得堡首演日。下午3时,记者来到马林斯基剧院售票厅,通过电子购票系统查询,清晰看到,“未售出票”对应的黄色圆点,寥寥无几。一一数来,仅余63张票。9日的票房情况也大体相似。
待得观众入场落座,记者更惊喜了:多是金发碧眼,很多还是盛装出席。
伊莲娜一家四口是两周前买的票,他们全家是马林斯基剧院的常客。两星期前,电子邮箱里收到马林斯基剧院推送的广告,一家人当即决定订票。“对西方歌剧我们非常熟悉,很想看看中国的歌剧(戏曲)是什么样。”
坦言“冲着中国来的”的年轻人谢尔盖,计划明年去中国。一听中国传统戏曲中的经典名剧《杨门女将》要来家门口原汁原味地演出,他当然不会放弃这个机会。
“当剧院向中国国家京剧院发出演出邀请,我并不担心票房。”负责此次京剧海外巡演的吴氏策划国际演出部高级项目经理张晓蕊说,“马林斯基剧院的品牌是最好的票房保证。最难的,其实是当初敲开马林斯基剧院大门的过程。”
国家京剧院的传统剧目能登上马林斯基剧院,特别是有着“皇家剧院”之称的马林斯基历史剧院,殊为不易。这座沿河而建的俄式老建筑于1860年落成,是当时世界最大最华丽的剧场。建成后,不仅迎来了俄罗斯歌剧史上的黄金时代,更随着柴可夫斯基三大芭蕾名作《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的在此首演,令世界芭蕾舞中心从法国移到了俄罗斯。100多年过去,在保留老剧院的基础上,它建起了新剧场,还在符拉迪沃斯托克开设了分院。
中国驻俄罗斯圣彼得堡总领馆文化领事夏光远说,许多国家的知名剧团都想来此登台,甚至宁可贴钱,但马林斯基剧院始终坚持自己的艺术标准,生怕自己的品牌受损。
近20年来,文化部等各相关单位一直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开展海外“欢乐春节”,“包括民乐、京剧等在内的中国优秀演艺作品,正在更多更好地走向海外,并树起了文化品牌。”夏光远说。以中国京剧为例,此前,“海外京剧节”已经举办了8届。
中国巨大的文化消费市场也越来越获国外演出机构和各大院团的青睐。去年秋,拥有世界一流交响乐团和众多顶级舞蹈大师的马林斯基剧院,与北京、上海、广州等各大剧院携手,举办了“马林斯基中国艺术节”,历时一个月,为中国乐迷、戏迷带去了16场俄罗斯经典歌剧、芭蕾与交响乐演出。再过几天,马林斯基剧院又将踏上第二届中国艺术节征程。
越走近中国,马林斯基剧院对中国演艺剧团的实力、优秀剧目也有了越多了解。多次到中国演出的马林斯基剧院艺术总监、首席指挥——被中国人亲昵称为“姐夫”的捷杰耶夫,决心把与中国的合作纳入马林斯基剧院的发展中,把中国的国粹引到俄罗斯观众的家门口。正是在这种双向交流、各方努力下,有了此次的“强强联手”。
没看够,期待再来
演出前,穆桂英扮演者、国家一级演员郭凡嘉,一边勾脸上装,一边心有忐忑:上半场全是文戏,不知观众能不能看懂剧情?是否欣赏这种艺术形式?
这也是中俄双方共同的担心。巡演票房大卖,多少得益于马林斯基剧院的号召力,以及海外观众对中国国粹的好奇。但演出后,观众的反馈与评价,直接影响剧院继续引进中国节目的积极性。
国家京剧院事先也做了各种准备。两个月前,派出小分队到俄罗斯校园、社区开设“京剧课堂”,此次更派出多位国家一级演员上阵,字幕翻译上也是下足功夫。考虑到海外观众的观戏习惯,还适当加快演出节奏。马林斯基历史剧院的舞台是斜坡,不利于演员翻腾做打,剧团特别安排了适应性排练……
两个小时的演出,几乎无人退场,观众自始至终聚精会神。当大幕拉下,伊莲娜一家和其他观众纷纷站起,长久鼓掌。“非常喜欢!服饰、音乐、化装、动作,一切都非常美。太感谢中国演员们的到来了!”更有不少俄罗斯观众,得知我们是中国记者时,自发围上来争着表示:“太精彩了!”“没看够,下次演出什么时候?”
观众利昂娜告诉记者,借助字幕,完全能理解剧情。她说,中俄两国的历史文化背景不同,但许多故事有相通之处,想表达的价值观也类似。剧中,男人血洒疆场,女人继续出征,“我们俄罗斯女人也有这种血性。二战中,几乎每个家庭都有男人牺牲,女人们也肩负了同样的重任。”她惊奇这个全然不同于西方歌剧的中国传统艺术形式,可以把一段民族史诗呈现得如此“好看,好听”。
演出期间,马林斯基剧院布景技术人员亚历山大一直在幕后忙碌。他说,与西方歌剧、舞剧的复杂布景相比,京剧的布景极为简单,但“没想到,简单的几张桌椅,就可以表现出多种场景”,他直赞:“中国京剧,很独特,有魅力!”
《白蛇传》在马林斯基滨海分院演出后,有俄罗斯观众跑到后台与演员探讨,“为什么许仙和白娘子会一见钟情?”看完《杨门女将》,不少观众更对服饰、唱腔、剧情产生浓厚兴趣。有观众还特地上网查找相关知识,以便尽快“入戏”。
这让国家京剧院副院长陈樱既欣慰,也多了些思考。她说,以往,向海外“推送”的剧目多是诸如《大闹天宫》《三岔口》这类“动作片”。现在看来,海外观众对京剧的鉴赏力已大为提高,对中国的历史文化、艺术形式有更多求知欲。“我们应该转变一些观念。今后,可以让更多经典‘大戏’‘剧情片’向海外推送,更好地传递文化内涵,呈现艺术价值。”
走市场,底气足了
奚派老生、国家京剧院三团团长张建国,是《杨门女将》中寇准的扮演者。彩排前,他召集剧组全体团员,千叮万嘱“珍惜海外观众的热情期待,尊重这个有着辉煌历史的剧院”。
张建国第一次随团出国演出《杨门女将》是1997年。20年过去,他见证了这出经典名剧的代代传承,也见证了它在海外演出的成长过程——从最早的以华人华侨观众为主,到现在以国外本地观众为主;从在二三流剧场演出,到登上美国林肯艺术中心、俄罗斯马林斯基剧院等世界顶尖舞台;从宁可“赔钱赚吆喝”,以低票价甚至送票吸引海外观众观演,到现在的市场运作、原价售出,在他看来,包括京剧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之所以在海外越来越受欢迎与关注,与中国的强大实在分不开。“中国越受世界瞩目,中国文化也就越受重视。同时,文化的海外传播,又成为中国软实力的重要组成。”
在吴氏策划从事国际演出工作8年,张晓蕊也有同样感受。
瑞士琉森音乐节有着80年历史,是当今欧洲最主流的古典音乐节。多年来,把中国乐团“引”过去,与世界一流乐团、指挥家同台发声,是中国音乐人与国际演艺经纪机构的心愿,但始终未能如愿。今年,终于取得突破性进展,琉森音乐节上首次出现了中国交响乐团——上海交响乐团的身影,音乐总监余隆任指挥。更令张晓蕊兴奋的是,主办方还按市场标准向乐团提供了演出费。
“这实在值得骄傲。”张晓蕊至今依然激动。“琉森与上交牵手,是综合因素促成的。但我可以肯定地说,如果没有习近平主席到瑞士国事访问,在当地掀起‘中国热’;如果不是中国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中国乐团想要进入琉森音乐节,不会这么快。”
这样的“突破”还在以多种形式实现。巡演期间,中国国家京剧院领导还拜访了“俄罗斯剧院鼻祖”亚历山德琳娜大剧院。去年,双方在北京达成初步意向,以京剧形式,呈现俄罗斯伟大名作、普希金的《叶甫盖尼·奥涅金》。这是继中德联合创作实验性京剧《浮士德》之后,国家京剧院的又一次中西合璧的探索。更有不少俄罗斯观众,已经开始期待明年的中国昆曲了!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成功‘出海’,既是跨出国门、走向海外,也是走向国际‘市场之海’。”中国驻俄罗斯使馆文化参赞龚佳佳不禁感慨,“我们有充分的理由保持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