馥郁书香传万家 来我国推进全民阅读成就述评
2017-10-19 17:04:28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0
文艺对年轻人吸引力最大,影响也最大。我年轻时读了不少文学作品,涉猎了当时能找到的各种书籍,不仅其中许多精彩章节、隽永文字至今记忆犹新,而且从中悟出了不少生活真谛。
——摘自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我国自古流传着一句话,“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耕,基于生存;读,关乎精神。无论居庙堂之高,抑或处江湖之远,“闲来即读书”,不可或缺。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阅读,2012年“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写入党的十八大报告,全民阅读连续四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一系列扶持文化发展、推进文化设施建设的政策陆续出台。倡导和推广全民阅读,成为重要的国家文化发展战略。时至今日,阅读重归严肃性、庄严性,“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再次成为社会共识,书店回暖,好书频出,读书活动丰富多彩,全民阅读氛围日益浓厚,书香社会渐渐形成。
北京三联韬奋书店24小时营业,成为城市的精神地标。资料图片
好书频出留下精神履痕
在土耳其作家帕慕克的《白色城堡》中有一段话:“人生犹如单趟车旅,一旦结束,你就不能重来一次了。”这让韬奋基金会理事长聂震宁感慨良多,阅读是多么美好的事情,它可以使得我们对生命有很多次的体验和领悟。
阅读的美好离不开好书,曾几何时,在市场大潮的冲击下,书店充斥了养生学、成功学等快消读物。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宣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等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出版工作,严格把控出版内容和质量,拒绝“一阵风”式的宣传活动,提出讲求实际效果,讲求长远影响。
五年来,出版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出版导向,不断强化内容建设,推进内容创新,策划出版了一大批质量上乘、有较大社会影响力的主题出版物。其中,既有鸿篇巨制《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也有《历史的轨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理论热点面对面》《马克思靠谱》等通俗理论著作,还有《毛泽东年谱》《邓小平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习近平用典》《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抗日战争》《重读先烈诗章》等兼具理论性、学术性和可读性的主题著作。
全国各地的书展上,读者挑选各自喜爱的图书。朱烨洋摄
我国的经济发展成就举世瞩目,一批研究“中国模式”、探索中国道路的图书备受关注,其中亦涌现出许多颇具影响力的作品,《中国震撼》《论中国》《中国梦与中国道路》等当属此类。
我国知识分子一直走在生产优秀文化的前端,他们的作品体现着主流价值、家国情怀,他们关注时代和人民的命运,他们也一直探索着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历史学家蔡美彪的《中华史纲》,由博返约、厚积薄发,用30万字浓缩了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体现着学者深厚的人文关怀;作家王蒙的《中国天机》,从身边寻常事说起,纵论六十余年文化风情;孙机的《中国古代物质文化》,为读者呈现出一部小型历史百科全书;钱理群、陈子善、吴福辉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编年史——以文学广告为中心》,打破了旧的文学史书写模式,独辟蹊径,以广告为线索,描绘文坛的事件,极具独创性。
如今,我国年出版图书量已居世界第一。“有多么大的出版,才有多么好的读者。”聂震宁曾如此感叹。大量优质图书的出版更是让读者欣喜:“唯有好书才能留下精神的履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