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艺术品收藏已不仅是业界内的自娱自乐了
2017-11-08 17:38:34 来源:人民网-书画频道|0
盛世收藏兴。近些年,艺术品收藏已不仅是业界内的自娱自乐了。“跨界收藏”、“全民收藏”使如今的艺术品市场成为一块触手可及、人人皆可分享的大蛋糕。书画市场更是如此,急涨的供需带动泥沙俱下。
近些年来,我们也时常遇到令人哭笑不得的现象,一些书画家出现在展览、活动、媒体聚集区域,散发出去的名片上,多半空间被各种头衔占据:某某主席、理事、秘书长……,这些头衔所属的协会组织一般以“中国……”、“中华……”“世界……”、“国际……”、“全球……”开头,高、大、上的感觉简直爆棚。俗话说“一瓶子不响半瓶子咣当”,越多的身份粉饰,越要掩饰肚里的“干瘪”,因为,出名也是需要有实力的,没有实力、没人认可何来名气?拜信息社会的东风,名气也可以“制造”,有需求就有供应,没身份没背景,可以凭空制造,了解行情的“山寨协会”发放量身定制的“身份”为画家贴金,虽从“协会”到“身份”都名不正言不顺,但忽悠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可以说一蒙一个准。
感觉“高、大、上”,并不真权威,之所以冠以“国字头”甚至打上“国际”标签,只为拉大旗作虎皮。有藏家调侃,现在书画圈子就像娱乐圈,一定要出名,书画家有名气作品才值钱,因此给了“山寨协会”滋生的土壤,大而空的帽子盛行,让不明就里的收藏爱好者误入其中。笔者了解到,民政部官网曝光了上千家“离岸社团”“山寨社团”名单,其中涉及到带有书画、艺术、美术、书法、收藏关键词的就有两百多家。
无中生有的山寨协会不仅发放山寨的身份,更有甚者还直接copy权威机构,身份造假。中国美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秘书长徐里指出,近年来,一些“山寨美协”以“发展中国美协会员”“举办画展”“征集作品”为名大肆敛财,许多美术爱好者屡屡上当受骗。与此同时,中国美协发现一些申报者存在抄袭他人作品,涂抹、修改证书,假冒中国美协会员举办展览、出版书籍等诸多违规行为。
艺术圈因利而乱象频生,已深受社会诟病。不妨了解一下中国传统绘画发展脉络,文人画从唐宋萌芽到明清时代成为主流,基本是文人雅士精神寄托的“雅器”。对后世有很大影响的画坛巨擘赵孟頫、董其昌都提倡古意,赵孟頫“尚古”,既维护了文人画的人格趣味,又要求“去造作,求真率”,董其昌提倡“师于古人,取于自然”。他们提出的尚“古意”,是一种对“真”、对“自然”、“质朴”的精神追求。书画家如果一味追求利益,利益第一,就会沦落到令人所不齿的“画匠”格局,甚至都还不如,所以收藏这样书画家的作品有何价值与意义?
“山寨协会”的盛行还凸显了一个业界流弊——“唯头衔论”。一个巴掌拍不响,市场的发展总是有“愿打愿挨”的现象,作品润格要看画家的身份,身份高则价高,书画家身份直接决定其作品价格,艺术的品评倒放在了后面,因而本末倒置。
当我们不断呼吁、反省这个时代大师稀缺的同时,也必须反观书画家内心对艺术创作、对真善美的信仰是否缺失?藏家、受众的审美素养是否有待提高?
唯书画家更加纯粹、受众审美需求更高时,书画市场才能真正地蓬勃发展,山寨协会和山寨书画家们才没有招摇空间和利益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