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的形式引发了当代书法从创作本体到生态环境的深刻变革

2018-01-04 17:07:43         来源:人民日报 中国青年网|0   

用毛笔书写,是古人的自然状态,如今它已成为我们眼中的艺术,其发展、嬗变的历史折射了书法在当下的现实。

11月12日,全国书法篆刻作品展首次来到广西,这次书法界四年一度的综合性展览,引发了耐人寻味的讨论:大型展览对书法的普及和推广起到怎样的作用?专业人士的作品是否能够引导大众审美?这些问题对书法艺术如何更好地面对市场、面对大众、面对未来都留下了思索空间。

12日至20日,全国第十届书法篆刻作品展(以下简称“国展”)在广西南宁举行,其间,还有千人书法表演等活动。书法,这一源远流长的艺术,在一些人看来,徒留一张中国符号的皮,而失去了现实的根基。关于书法的争论,似乎一直没有停息。

争论一

为创作还是为名利?

办展,在中国是颇为流行的模式,将书法人士汇集一处,互相切磋,在很多人看来是大有裨益的事情。与会专家认为,没有哪一种形式比“国展”影响更大、号召力更大,这是对一定阶段书法创作的检阅,也是对书法人才的一次擢拔。

来自广西南宁市武鸣县仙湖镇的潘文志练习书法10年了。这个生活在偏远乡镇上的年轻人没想到自己可以在“国展”上获得提名奖。潘文志表示,“国展”为大家架设了交流的平台和友谊的桥梁,同时创造了一个检验自己书法水平的机会。

然而,书法展的存在,也衍生了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按照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朱以撒的观点,它改变了古代社会书法创作顺其自然、平静而为的做法,使书法创作行为提速、创作目的明确,不管结果如何,在整个参与过程中,参与者的积极性被前所未有地调动起来。

“可以说,展览的形式引发了当代书法从创作本体到生态环境的深刻变革,这种作法是否真的有利于书法艺术的发展值得我们深思。”书法篆刻家李刚田也认为,“国展”的审美方式是“走马观花”,评审方式是“瞬间判断”,创作方式是“惨淡经营,百般粉黛”,最终导致剥离了文,远离了人。

他认为,“国展”的很多创作者为评委而创作,为适应展厅形式而创作,实质上是为名利和物质而创作,并非像古人那样作为精神寄托。创作者貌似激情四射、天马行空,而实为物质、名利、评委、展厅的奴隶。

“我们要尽可能淡泊一些。”中国书法家协会秘书长陈洪武说,现在有很多的书画展览,如果一个接一个地追着展览去创作,不仅会很疲惫,而且会损害更高层次的追求。

书法理论家吴振峰则认为,“国展”让大众的艺术成果也能得到体现,凡年满18岁的中国公民均可参展国展,“单凭这一点,我们就该理直气壮地肯定”。

专家也指出,全国性大展虽然不能说代表了当前的书法创作水平,但较为充分地体现了当前书法创作的基本格局。书法家、书法理论家、书协等机构还是要通过自己的创作与工作,引导大家重视对生活的体验、对时代的呼应、对创造的追求、对文化创新发展的跟进。

争论二

“挤”出来还是“流”出来?

对于本次“国展”的展出作品,广西书法家协会主席韦克义不吝赞美之辞,认为获奖作品既有深厚的传统根基,又表现了多彩的时代追求。但是,获奖作品是否就能称为精品?一场争论在多位书法理论家之间展开。

遗憾,是书法家、书法理论家周俊杰看完所有展出作品后的最大感受,“‘国展’上没有强烈震撼力的作品出现,不能成为代表时代风范的大作。”跟风现象严重、丧失个性的创作风格让周俊杰颇为失望。但在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陈振濂看来,一部分人适当跟风是有正面效果的,不必对部分作者的跟风求全责备。

“不可否认,每件入展作品都是细细打磨出来的,甚至几经调整、做到舛误极少而趋于完好。它们的确符合‘国展’的需要,但是放置在当下书法环境中,却未必能说是精品。”朱以撒说,一件优秀的书法作品是需要浓厚的个人情调的,是不期而然或自然而然地“流”出来的,绝不是千百遍地磨练,犹如旧时的苦吟诗人,将作品“挤”出来。

朱以撒认为,参与“国展”是一种功利行为。很多参加者为了入展、获奖,为了加入中国书协,尽个人最大的能量进行创作,诸如为了参展而创作百件、千件,投稿数十件、近百件这样的行为都是在这种功利的心态下出现的。

“从‘国展’中获奖,由‘潜’人才变成‘显’人才只是第一步,离大家名家还相距甚远。”书法批评家姜寿田说,“国展”对书法家还只是一种技术论定,书法家要真正卓然成家还需历经长期的个体修为,还需书法史的文化认定。

争论三

小众化还是大众化?

此次“国展”举办了一场规模宏大的“千人书法表演”,气势磅礴的现场让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美协理论委员会秘书长李一连连慨叹:场面太壮观了!这对书法艺术的可持续发展和国民素质的提升做了一件大好事。

对此,作为专业书法人,李刚田难掩焦虑:目前书法界的一些重大活动,多着眼于推广和普及,缺乏站在本艺术门类专业立场上的深入思考。这些活动有助于推进书法走向社会大众,但是书法的非专业化和庸俗的社会泛化趋向日渐明显。

陈洪武也认为,一方面要推动书法艺术的普及,让群众积极参与,一方面也应警惕书法专业水准的下降。

来自广东的书法教育者黎兴华这次有一幅《清言小品》入展,夫妇俩提前半个月就订机票来广西参观。黎兴华是书法艺术大众化的拥护者,他认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对书法艺术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但目前书法还是精英艺术,比较小众。在强调文化自觉、文化强国的当前,必须将书法这一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向大众普及。

黎兴华认为,现在许多学生不仅不会使用毛笔,钢笔字也写得歪歪斜斜,这已成为普遍现象。如果不从小学生抓起,久而久之,整个社会的书法水平和文字书写能力就会越来越下降。

从事了十几年民间书法教育工作的黎兴华说,单纯靠民间的力量来推动书法普及十分困难。因此,他十分赞成今年教育部规定在义务教育阶段,三至六年级的语文课程中需每周安排一课时书法课的作法。

争论四

重“字”还是重“形”?

“在观展时,我有个印象挥之不去,不吐不快——展览作品太花哨,太过装饰化!长此以往,书法本身的魅力就会失去。”吴振峰警告说,书法万不可沿此走下去, “空心”化会使书法的生命力受到威胁!

朱以撒也有同感:不少作品把大量的颜色堆上去,以为颜色越艳越杂越好,反映了书写者在装饰审美上缺乏对应的思考和分寸的把握;还有的装饰色调远远胜过字迹,喧宾夺主,甚至有些作品因为装饰的拙劣糟蹋了尚可的书法。而这些做法在广西书法家协会主席韦克义看来,背离了书法创作的核心宗旨——以手写心。

来自山东的获奖者王兆会对这次国展评委们比以往更加注重书法本身有切身体会。据王兆会介绍,他入选和获奖的作品都是在宣纸上创作的,没加任何色块拼接,而他的另两幅形式复杂的作品反而被双双拿下。

“我们是幸运的,因为当前中国书法的学术和创作体系日益成熟,给了我们‘80后’作者更多可能。”参展人彭双龙说,适当的装饰实际上是给传统穿上了一件华丽的外衣,后期制作需要作者花心思,花体力。

“我们的书法应该既注重本体,又注重跨界,不断融合创新。”李一认为,书写性和装饰性不要对立起来。书写性当然是第一位的,但是将装饰手法运用到展厅里,运用各种元素将作品完善地呈现给观众,这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书法的内涵。

吴振峰说,对中国式文化境界的坚守,牢牢守住民族的灵魂,这才是文化自觉的真实含义。“星斗丽天,但愿多几颗恒星,少一些流星。”

关键词: 毛笔 古人 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