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对古代文艺作品中的真假玉兰往往分辨不清,有时以假为真
2017-11-23 17:01:09 来源:广州日报|0
明陈洪绶《玉堂柱石图》 |
吉祥纹饰系列
因玉兰的名称古今有异,其所属的木兰属植物又有多种,造成人们对古代文艺作品中的真假玉兰往往分辨不清,有时以假为真,有时指真为假,尤其是明代以前的作品,被误解者甚多。
文、图/钟葵
玉兰的叫法古今有异
玉兰,又称白玉兰,是木兰科木兰属植物。作为早春观花落叶乔木,每当大地回春、乍暖还寒时节,玉兰花便迎着春风,冒着寒气,破蕾展苞,不叶而花,绽放出满树银花。因其色如玉,香似兰,株、叶、花、果俱美,神、气、形俱佳,自古以来,便深受文人墨客青睐。以玉兰花为题材的作品,不仅有绘画、诗词、歌赋,还涉及陶瓷、玉雕、园林等各个领域,许多不朽作品仍保留至今。
不过,因玉兰的名称古今有异,其所属的木兰属植物又多种多样,人们对古代文艺作品中的真假玉兰往往分辨不清,有时以假为真,有时指真为假。尤其是明代以前的作品,被误解者甚多。
玉兰古称“木兰”“辛夷”“望春花”“迎春花”“玉堂春”等,明代以前,凡涉及上述名称的文艺作品,多指玉兰。而以“玉兰”为名的作品,基本上可以肯定不是写玉兰。我国最早描写玉兰的句子,出现在屈原的诗歌作品中。如《离骚》有“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九歌·湘君》有“桂櫂兮兰枻,斫冰兮积雪”;《九歌·湘夫人》有“桂栋兮兰橑,辛夷楣兮药房”。木兰属植物在我国最多的是白玉兰和紫玉兰,古人因其花形相似,花期相近,常统称为“木兰”。屈原诗歌中的“木兰”,究竟是白玉兰还是紫玉兰,抑或是其他植物,似乎很难判断。但可以肯定的是,“兰枻”(即兰舟)和“兰橑”(即椽子)应为乔木所制,紫木兰为大灌木,白玉兰为乔木,只有乔木才可以制成舟和椽子,因而屈原诗歌中提到的“木兰”,应是指白玉兰。
在唐宋诗词中,玉兰常被称为“辛夷”和“木兰”。如刘长卿的《题灵祐上人法华院木兰花》、白居易的《题令狐家木兰花》、李商隐的《木兰》、皮日休的《扬州看辛夷花》等诗,均以玉兰为描写对象。至宋代,玉兰仍沿袭唐代的名称,如陆游的《病中观辛夷花》,便将玉兰比喻成文雅高贵而又娇媚可爱的女子。此外,“木兰花令”“减字木兰花”等词牌名实际上也是以玉兰为名。
玉兰名称在明代正式出现
而在宋代,玉兰之名尚未出现,但奇怪的是,在宋代词人吴文英(号“梦窗”)的《梦窗词》中,有一首词名为《琐寒窗·玉兰》。一直以来,注释者以为此词所咏“玉兰”,即我们现在所指的玉兰,或以为是指“西洋玉兰”,即现在所说的广玉兰。而据专家考证,以上两种解释都是误解,实际上吴文英词中描写的是被称为“国香”“王者香”的兰花,具体是指秋兰,因词中有“秋晚”“西风”等字眼,显然词人是写晚秋之景。
玉兰名称的正式出现,是在明代。李贤《大明一统志》提到:“五代时,南湖中建烟雨楼,楼前玉兰花莹洁清丽,与松柏相掩映,挺出楼外,亦是奇观。”而明人王象晋的《群芳谱》,则道出了玉兰得名的原因,书中说:“玉兰花九瓣,色白微碧,香味似兰,故名。”此外,明人还将玉兰花和辛夷花(紫玉兰)加以区分,明人王世懋《学圃余疏》说:“玉兰早于辛夷,故宋人名以迎春。”后来,清人吴其浚的《植物名实图考》对这种区分说得更具体:“辛夷即木笔花,玉兰即迎春。余观木笔、迎春,自是两种:木笔色紫,迎春色白;木笔丛生,二月方开,迎春树高,立春已开。”从花色、花期、树形等方面对白玉兰和紫玉兰作了明确的区分。
由此可见,在明代以前玉兰之名出现之前,真正描写玉兰的作品,并不会冠以“玉兰”之名,诗词歌赋如此,绘画也是如此。现在有人认为,我国最早画玉兰的名家,是晚唐的花鸟画大家边鸾,并称边鸾曾绘《玉兰图》,连根苗都画得十分精细。此说流传甚广,许多人也不辨真假就信以为真。实际上,史籍并未记载过边鸾曾绘《玉兰图》,唐人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称边鸾“善画花鸟,精妙之极,至于山花园蔬,亡不遍写”。唐人朱景玄的《唐朝名画录》,称边鸾“写《玉芝图》,连根苗之状,精极,见传于世”。可见边鸾只画过《玉芝图》,而不是《玉兰图》,而“玉芝”在古代是荷花的别称,而不是玉兰。
玉兰树成为吉祥画的题材之一
目前流传至今的玉兰绘画作品,最早的应是五代徐熙款和黄居寀款的两幅《玉堂富贵图》。《玉堂富贵图》是吉祥画,以玉兰、海棠和牡丹的组合为题材,玉兰取其“玉”,海棠取其谐音“堂”,牡丹取其“富贵”之义,合成“玉堂富贵”的吉祥寓意。徐熙和黄居寀的这两幅作品,其真假暂且不论(学术界认为皆非真迹),但五代时玉兰之名尚未出现,徐熙和黄居寀不可能以《玉堂富贵》命名自己的作品,此名称显然是后人所加。真正的《玉堂富贵图》是出现于明代,流行于清代和近现代,许多名家都曾画过此图,如明代的陈嘉选、吕纪,清代的虞沅、邹一桂,近现代的吴昌硕、齐白石等。
以玉兰为题材的吉祥画,还有《玉树临风图》和《必得其寿图》等。“玉树临风”本为成语,形容人像玉树一样潇洒,风流倜傥,风度翩翩,多指男子。诗圣杜甫的《饮中八仙歌》,以“皎如玉树临风前”来形容崔宗之的俊美风姿和潇洒醉态。“玉树”本指神话传说中的仙树及用珍宝制作的树,也是槐树的别称。至明代,人们也称玉兰为“玉树”。王世懋《学圃余疏》说:“当其盛时,可称玉树。”明人李渔在《闲情偶记》中说:“世无玉树,请以此花(玉兰花)当之。”故后人常以玉兰迎着春风而开的形象,绘为吉祥画,名之为《玉树临风图》。“必得其寿”也是成语,出自《中庸》的“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后人以木笔花与寿石的组合来表现“必得其寿”。木笔花取其“笔”与“必”的谐音,寿石取其“寿字”,以构成吉祥寓意。但此图的木笔花虽属木兰属植物,却并非白玉兰,而是紫玉兰。紫玉兰的拟花蕾形状如笔头,故又有“木笔”之别称。有些人画《必得其寿图》,以白玉兰代替紫玉兰,显然是错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