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市文化馆向焦作市博物馆移交五件舞蹈木俑

2018-01-26 22:41:54         来源:人民网-书画频道|0   

唐胡人舞蹈木俑, 唐代,木质,5件木俑高约30厘米,木俑脚下均有长约14.5厘米、宽约11.6厘米的踏板,现藏焦作市博物馆。

深度品鉴

20世纪60年代,焦作市文化馆向焦作市博物馆移交了五件舞蹈木俑,经鉴定这几件木俑是唐代藏品。

这几件舞蹈木俑的面貌有西域胡人的典型特征:高鼻深目,脸颊丰满,络腮胡子。头戴螺旋毡帽,身穿长袍,长袍裙摆呈不规则状,前面裙摆及膝,呈倒三角形,轻垂而下,后摆略长,呈卷曲、飞扬状,腰间束带,脚登长靴。

现对唐胡人舞蹈木俑逐一进行品鉴(从左至右)。

图1 左一木俑

左1木俑(图1),和3号木俑对称而立,头戴螺旋纹高帽,螺旋纹如花蕊,蕊心凸起,纹路自蕊心沿逆时针方向旋转近360度,纹路凹陷,面目特征和3号木俑相近,面部多肉,肉眉、肉鼻、眉角上扬,脸部凹凸线条明显,立体、生动。此木俑右手在上,左手在下,左脚在前,右脚在后,裙摆不规则,长度约到膝盖处,正前方裙摆呈倒三角状,角尖朝下,身体两侧裙摆向上凹陷,从凹陷处可以看见及膝长靴,身体正后方裙摆最长,卷曲翻飞至身体左侧,飞扬后的裙摆的最低端和身体正前方倒三角角尖高度基本持平。木俑左侧裙摆上凹处可见清晰裂痕,裂痕由裙摆下方延伸至腰胯部。木俑手臂最左侧,面部凸起处,衣摆凸起处存在黑彩脱落的情况。右脚前脚掌缺失。

图2 左二木俑

左2木俑(图2),和4号木俑对称而立,和4号木俑一样,2号木俑脚下木板为后来增补上去的。增补的这两个木俑脚下的两个木板和1号木板不同。1号木俑的木板前方的边缘线,和木俑的两只脚,分别呈一定角度。增补的这两个木俑脚下的木板,正前方的木板边缘线和前脚基本垂直。此木俑头戴顺时针螺旋帽,身体动作和4号木俑相对称。2号木俑右手在上,左手在下,左脚在前,右脚在后,头扭向身体左前侧,面部方向和左脚迈出方向一致,身后裙尾向身体左前侧上扬,卷曲状不如1号木俑和4号木俑明显。

图3 左三木俑

左3号木俑(图3),头戴螺旋纹高帽,螺旋纹如花蕊,蕊心凸起,纹路自蕊心沿顺时针方向旋转近360度,纹路凹陷,帽子高度和脸的高度近似,浓眉凸起,眉毛前中段微微下垂,略遮挡眼睛上部,眉尾轻微上扬,眼睛大且深,大鼻多肉,在五个木俑中此木俑的眉眼鼻特征最鲜明突出。自鼻翼两侧延伸出胡子直至两鬓,这两撇胡子两端上翘,底部下垂,胡子尾部和两鬓胡须相连,嘴角上扬,不露齿,似有微笑意。耳朵大,耳朵高度约从眉毛下侧至嘴角上侧。身着小领长袖长袍,袍外图黑彩,大部分已经脱落,肩头、两臂内侧黑彩保存较完整,长袍上半身未见明显装饰。木俑左臂后肘位于身体左侧,小臂上扬,两臂间夹角约有五十度,左手最高处略低于眼睛,长袖袖摆自左手最高处倾斜下垂,直至胸腹正前方,右手手臂置于身体右前方,右手臂和身体间无空隙,前后臂间夹角约有九十度,小臂和水平面约有十五度角,右手置于胸前,没于长袖内不可见,高度约从左手空袖高度的二分之一处起,斜摆至身体正左侧,长袖袖尾高度和腰带基本持平。两臂从肩部下方直到袖尾,均可见流畅的木刻袖褶纹路。下半身长袍,可见清晰的裙褶,裙摆不规则,身体正前方裙摆呈倒三角形状,最低处约到脚踝上部,身体两侧裙摆高度约到膝盖下部,透过身侧裙摆可以看见小腿处靴子,身体后侧裙摆向身体右后方卷曲飞扬,飞扬后的裙摆高度略高于身体正前方裙角,低于身体侧方裙边。木俑脚蹬卷头长靴,左脚后撤与身体正前方水平线成四十五度角,左脚与右脚呈九十度方向前迈,两脚中间可见约一脚宽的清晰距离。脚下木板长14.5厘米,宽11.6厘米。正前方木板边缘和两脚方向约有四十五度角。

图4 左四木俑

左4木俑(图4),和3号木俑动作基本相同,五官不如3号木俑立体,但可见大眼,鼻两侧卷曲上翘胡子。在服饰方面4号木俑和3号木俑存在细微差别。区别一,此木俑头戴逆时针旋转螺旋帽;区别二,长袍领子不同,此木俑脖颈正前方可见椭圆状起伏领褶。4号木俑通体可见清晰的黑色图彩,在螺旋帽凸起纹路、袖褶凸起纹路、鼻脊、长袍裙褶凸起处、靴子正前部,存在少许黑彩脱落的情况。木俑左脚前脚掌缺失,脚下木板为后来增补上去的。

图5 左五木俑

左5木俑(图5),左肩后耸略高,右肩前倾略低,左臂曲肘,肘部后撤,置于身侧,小臂断残,右臂置于身体右侧前方,小臂断残。木俑身着对襟小衫,小衫于胸前系带;打结上方可见低胸大V领,结节下方对襟衣摆由肚腹部向两侧分开,襟角圆滑,无明显衣角,对襟小衫后部略长于前部,木俑腰胯部系腰带。断臂俑头戴贴发小圆帽,仅遮住额头二分之一处至头顶部分,卷曲圆形凸起装饰从帽檐处垂出,覆盖于额头眉毛上方,从正前方看约有6个垂下的帽檐装饰物。络腮胡从两鬓耳朵上沿高度起,由脸颊两侧延伸而下,直到下巴处汇合。足蹬卷头靴,右脚前跨,左脚在后,呈丁字形作踢踏状。

焦作胡人舞蹈木俑展现的是唐代胡腾舞。胡腾舞属健舞,源于西域石国,大约在北朝后期 ,胡腾舞传入中原。这种舞蹈具有动作矫捷、雄健、节奏明快的特点。有学者研究指出,中间的断臂木俑和两组对舞木俑分别展现了唐初、唐中后期胡人舞蹈的特点。断臂木俑有西域胡腾舞早期传入中原时的风格特点,窄袖,男子独舞,与北齐范粹墓出土的黄釉舞乐扁壶上舞者抬臂、耸肩、扭动、踢踏的舞蹈动作多有相似。两组对舞木俑俑者身着广袖长衫,以成对的表演形式出现,有盛唐到唐朝中晚期的舞蹈服饰特点。

文化解读

俑大约出现于东周,延续至宋代,约有1500年历史。

这些陪葬的人俑、动物俑、生产工具、生活工具能是后人了解当时的社会生活习俗,艺术水平、服饰、等级制度等历史文化的重要史料。

最早发掘的舞俑是战国的彩绘陶舞俑,出土于山东临淄,高10厘米,造型古朴拙雅,此外,战国舞俑还有山东章丘出土的乐舞群俑,山西长治出土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战国陶乐舞俑,湖南长沙出土的战国墓舞俑。这些舞俑尺寸小,线条简单拙雅,俑体扁平,只雕刻出粗略轮廓,画出口鼻眼,服饰用彩绘,舞姿丰富,模拟了舞者、歌者、奏乐者、观赏者等不同身份的人物形象。秦代木俑、陶俑,在服饰上有所发展。西安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发掘,反映了秦代陶俑形象的完美和技艺的的精湛。

汉代舞蹈艺术兴盛,舞蹈形式多样,厚葬习俗盛行,全国舞俑发掘分布广,风格各不相同,四川重庆、广州、河南、山东出土的舞俑的服饰、发饰、舞蹈风格各具特点。在河南洛阳、山东济南、河北定州出土了场面宏大的汉代百戏俑,展示了高超的舞蹈技艺,汉舞俑舞者舞蹈形态多以盘鼓舞和长袖舞为主,舞袖折腰为汉舞的一大特征。汉代舞俑与秦朝相比,线条流畅、表情生动、动作夸张丰富、动感十足。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出土舞俑数量有限,舞俑多无道具,这一时期出现了胡人舞俑,如山西寿阳的北齐男舞俑,河北磁县的北齐女舞俑。这些的服饰展示了中西文化融合的特点。

隋朝出土的舞俑数量少,主要集中在河南,如河南安阳的张盛墓乐舞群俑等。唐朝文化繁荣,出土舞俑较多,主要分布在河南、陕西、新疆、长江中下游地区。经历魏晋南北朝的交流融合,唐朝舞蹈呈现绚丽的特点。舞蹈的品类多,有中原舞蹈、西域舞蹈、歌舞戏,舞蹈者中西合璧有独舞、对舞、乐舞等,舞姿上,站、蹲、踏、仰,千姿百态,舞俑的人物比例更加精准,舞者的裙琚飞扬,造型生动。从发掘的舞俑质地来看,陶制彩绘俑居多,有少量的木俑、泥俑、金属俑。

关键词: 木质 舞蹈 唐胡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