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窑瓷器在元代 占中国输出瓷器的绝对主流地位
2018-01-25 18:27:11 来源:人民日报中国青年网|0
正在浙江省博物馆举行的“大元·仓——太仓樊村泾遗址出土文物展”是一项跨年大展,将持续至1月28日。展览所展陈的是最近声名远播的太仓樊村泾元代遗址出土的文物。该遗址出土的294件(组)文物,是苏州太仓樊村泾元代遗址最新考古成果首次走出江苏,公开亮相。
从苏州开车去太仓40分钟左右,时间说不上长或者短。但即使一周来往一两次,苏州市考古研究所所长张照根,两年中也不知去了多少趟。经过近两年的抢救性考古发掘工作,遗址发掘面积约13000平方米,出土以龙泉青瓷为主的文物150余吨。“元代至明代早期,龙泉窑瓷器占中国输出瓷器的绝对主流地位。这证明了太仓是元明时期海上丝绸之路重要港口之一,为当下海丝申遗增添了新证据。”张照根说。
瓷器外销属性明显,是参与海丝贸易的实证
2016年1月中旬,太仓市樊泾河北延沟通工程施工,开挖河道取土时发现大量瓷片堆积,经判断,此处存在一个以元代中晚期龙泉窑青瓷为主要文物的大型遗址。3月初,为配合太仓市城通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拆迁安置房项目建设,考古队以古河道樊村泾为界,分为东、西两区对拟建设开发范围所涉及的遗址区域展开考古勘探及抢救性发掘工作。遗址主要分布于樊村泾东西两岸,故命名为太仓樊村泾元代遗址。
“目前遗址已编号各类遗迹430余处,以元代道路、河道等交通线为纵横框架,房屋基址密布其间,构成遗址的核心文化遗存迹象。”考古队执行领队张志清说。
瓷器堆积遗存遍布整个遗址区域,张志清介绍,主要发现有3种迹象:点状瓷片堆积坑、片状瓷片堆积层、条状瓷片堆积沟及河道和道路。“发现的瓷器中,95%以上没有使用过的痕迹,很多成摞的碗、盘等连烧制时使用的垫饼都没有去除,这种大批量、同一窑口、未使用过的瓷器汇聚于一地,之前很少见到,应该是贸易集散。”张志清说。
遗址出土的龙泉青瓷器型有40余类,除浙江龙泉窑、江西景德镇窑以外,还涉及宋元时期南北各地诸多窑口,如浙江金华铁店窑、福建连江浦口窑等。这些瓷器具有较为明显的外销属性,大多可与韩国新安、辽宁绥中三道岗等沉船出水瓷器相印证,是元代太仓港参与海上贸易的实物证据,为海上丝绸之路考古提供了新的材料。
张照根介绍,元代开创了漕粮海运路线,航线的起点就在太仓,“瓷器在这里经致和塘、古樊村泾、半泾等水系汇入浏河(娄江),到20公里外的外港浏家港,转销至世界各地。”
应尽快制定保护规划,建设配套的公园、博物馆和文化街区
在江苏省考古研究所所长林留根看来,樊村泾元代遗址进行完整保护的必要性日渐凸显,“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樊村泾遗址应尽快划定保护范围,实施科学保护。”
中国考古学会会长王巍说:“鉴于遗址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和文物价值,应考虑在遗址所处区域建设遗址公园、遗址博物馆及配套历史文化街区。”
其实就在考古遗址外面的致和塘,现存3座元代石拱桥,均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年来,太仓地区陆续发现元明以来文物遗存,如明代早期海运仓遗址、万丰半泾元代沉船、盐铁塘海船舵杆、郑和下西洋随从周闻墓志铭等,均是与海运有关的遗存或遗迹。它们和樊村泾遗址一起印证了太仓港在元代为“天下第一码头”的事实。
在考察了现场后,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副总工程师沈阳建议,应按照世界文化遗产的标准划定相关的保护范围,制定高标准的保护规划,进一步明晰该遗址与周围相关水系与海运遗迹的关系。
“太仓应当以此为契机,将已发现的相关遗迹点有机串联起来,发掘太仓元、明两代特色海运贸易文化。数以吨计的龙泉青瓷需要耐心整理,以建立一个‘元代龙泉窑青瓷标本中心’为方向,开展相关学术交流活动。”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