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薰琹的艺术及其思想在当时表现出了极强的前瞻性

2018-01-26 22:22:23         来源:中国文化报|0   

 

 地之子(纸本水彩)  45×37.2厘米  1934年  庞薰琹  庞薰琹美术馆藏
地之子(纸本水彩)45×37.2厘米1934年庞薰琹庞薰琹美术馆藏

庞薰琹(1906—1985),字虞弦,笔名鼓轩,江苏常熟人,是我国学贯中西、艺通古今的艺术大家。庞薰琹早年留学法国学习绘画,深受西方现代艺术影响。后回到上海,与倪贻德等人发起成立中国著名的现代艺术团体——决澜社,并发表《决澜社宣言》。此后,庞薰琹在北平国立艺专、中央博物院、四川省立艺专等院校和研究机构工作,以更大范围的中西视野专注于中国传统装饰艺术的教育与研究。上世纪50年代初,庞薰琹授命筹建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并担任第一副院长,至此几乎将余生全部奉献给了中国的工艺美术和工艺美术教育事业。

庞薰琹的艺术及其思想在中国社会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历史过程中表现出了极强的前瞻性。他创立于20世纪30年代的“决澜社”是中国现代美术史上第一个自觉吸收借鉴西方现代艺术成果,有宣言、有纲领的学术社团。从1932年至1935年间,“决澜社”共举办了4次展览,其中就有庞薰琹最具影响力的作品《地之子》。《地之子》创作于1934年,恰逢“决澜社”第三次画展。油画原作今日已无从寻找,但同一主题和构图的水彩作品却几经流离,最终被保存了下来。

在这件作品中,庞薰琹以当时亲眼目睹江南大旱,民不聊生的现实情景为背景,刻画了农民模样的男人,掩面而泣的女人和瘫软将死的孩子一家三口的形象,构图稳健、用色肃穆。虽然西方现代艺术的表现手法很容易让人联想起毕加索、莫迪里阿尼、夏加尔等人的作品,但人物的面部、肤色和头饰,却体现着东方式的形体特征和地域特色。三个歪斜的头颅,被拉长的四肢,都使人能够真切地体会到画家想要表达的悲剧主题。在庞薰琹看来,苦难与希望应该是并存的,所以他后来解释说:“我没有把他们画得骨瘦如柴,穿得破破烂烂,相反他们是健康的,我用他们来象征中国。我用孩子来象征当时的中国人民。”不惜以美的形象压制剧烈的苦痛,积极面对现实是庞薰琹透过《地之子》想要传达给身处苦难和民族危机中的中国人民的人生态度。

然而,就是这样一件作品,在当年的“决澜社”画展上却给庞薰琹带来了不小的风波。由于他及“决澜社”成员长久以来积蓄的激进思想,所以导致《地之子》展出之时,各种敌对声音愈发强烈,各大报刊非但不肯发表此件作品,更有匿名信、恐吓电话以生命相威胁,逼迫庞薰琹离开上海。最后,在好友傅雷的帮助下,庞薰琹避难于他国租界,才得以脱困。

但是,庞薰琹的艺术理想是坚定的,尽管此前《决澜社宣言》中横扫一切的艺术主张有力而响亮,但《地之子》的出现还是预示着他的艺术创作开始在中西之间寻求更多的融合点。对于之前所遭受的不幸,庞薰琹并未恐惧,他的注意力仍然集中在艺术上,后来他说:“无论如何,从《地之子》这幅画开始,我在艺术思想上起了变化。”的确,庞薰琹不再像以往那样只是追求现代主义纯粹的形式技巧,而是努力将西方的审美趣味与中国的现实情境联系起来,体会艺术与人生、艺术与社会之间的密切联系,并自觉地转向绘画的人道主义关怀。有人曾将庞薰琹的《地之子》和徐悲鸿的《田横五百士》相提并论,认为它们具有同样重要的社会价值,这样的论述不无道理,而《地之子》则更显得针砭时弊,直面人生。

经历了大半个世纪的时光更迭,《地之子》作为庞薰琹最重要的代表作,同他本人一样,历经坎坷,却在数次政治运动后,被奇迹般地保留了下来。直至上世纪90年代初,以庞薰琹命名的美术馆在江苏常熟落成开放,按照庞薰琹生前遗嘱,《地之子》以及470多件他的重要作品一同入藏庞薰琹美术馆,成为国家收藏。此后,随着美术界对20世纪中国美术的不断关注与深挖,庞薰琹成为研究中国现代美术运动无法跨越的重要对象,他的名字也被无数次提及,而《地之子》也因非同寻常的史学意义和艺术价值一次又一次地被展示于人们的视野中。

(作者为常熟美术馆典藏研究部主任)

关键词: 思想 艺术 庞薰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