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为何对雕塑如此痴迷 自古以来的情怀所致

2017-10-28 18:33:40         来源:界面|0   

说起雕塑,脑海里会蹦出几个人的名字来,米开朗基罗、罗丹、米隆,或者是《掷铁饼者》、《大卫》、《思想者》、《维纳斯》。但没有哪个国家比意大利更执着于石雕艺术,从古罗马时期到文艺复兴,直至今日,意大利人在创造雕塑作品的路上从未停止过。

雕塑首先在希腊文明中大放异彩。荷马时期(公元前12世纪-8世纪)雕神话人物,单核细胞后期作品比起来,都太袖珍了;古风时期(公元前750年-6世纪末)喜好雕刻人体,真正古希腊的雕刻史该从这个时候算起,因为我们脑子里所熟悉的裸体人像就在此时开始;古典时期(公元前5世纪下半期-公元前334年),历时半个世纪的希波战争终于结束,希腊胜利了但也保守战争之苦,好在伯里克里斯是位精明能干的政治家,不仅让国家恢复了往日的繁华,还将雅典建成了全希腊的艺术中心,雕刻家们进行新的探索,突破古风史,试图不再单纯雕刻直立的人体,而是自然表现某一动作,是的,《掷铁饼者》就是这时候的作品;希腊化时期(公元前334年-30年),马其顿家族南征北战,东西方文化开始交融,这时候雕塑艺术风格更多样了,各种肢体交错的雕塑出现,表情也是丰富多彩,《米罗到维纳斯》、《拉奥孔》都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

《拉奥孔》,希腊化时期的雕塑代表作,作者是阿格桑德罗斯和自己的两位儿子。

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立了罗马帝国,虽然征服了古希腊,但在文化上,却成了古希腊文化的被征服者。在雕塑艺术上,这一点尤其明显。与其说古罗马雕塑艺术为整个西方文明都注入了力量,不如说是因为延续了古希腊雕塑艺术才使其有了发扬光大的可能性。

首先,雕塑在罗马帝国地位极高,尤其在肖像雕塑方面造诣最为深厚。罗马人崇拜祖先,很早之前就有用石膏或者蜡从已故先人脸上翻模子并且彩绘成面具的工艺,加上统治者激励炫耀个人权威,雕塑家们擅长用夸张的手法刻画人物。2世纪下半夜,还盛行了“情绪雕像”,创造了众多的“表情包”,雕塑家们试图用各种表情来表达人物内心感情,比如,他们为了让眼球能够受到光线影响而产生变化,在眼球上刻上深浅不一的圆圈。

《马可·奥勒留骑马像》,他的脸部带有哲理性的思索,具有颓废、消极、静观的色彩,是情绪肖像雕塑的代表作品。

意大利半岛中北部的埃特鲁斯坎人创造的埃特鲁利亚艺术成为了罗马帝国加以融合的对象。该艺术创造中雕塑成就最高,包括石雕、陶雕、青铜雕塑。他们创造的最著名的雕塑是一尊青铜作品《母狼》,源于罗马建城的传说故事。

中世纪经历了漫长的基督教统治时期,雕塑作品也大都以基督教为中心,摒弃了关于自然比例的中中古店法则,而去寻求一种更适合基督教题材的的形象,比例往往不太协调。这种用抽象的方法来处理的雕塑,各个部位都是完美的,充满了生机,体态优美、色彩绚丽,精美又复杂,虽然失去了人体的淳朴之美,13世纪时却演化成了伟大的哥特式雕塑。

文艺复兴是意大利雕塑演进的又一重要节点,也是西方文化艺术的再生,用科学的态度观察客观事物,艺术家们也开始用解刨学、建筑学来创造作品了。

米开朗基罗是杰出人物代表,主要是用人体作为表达情感的主要手段,《哀悼基督》、《大卫》、《垂死的奴隶》等体现了文艺复兴时期生机勃勃的人文主义精神。

进入新世纪,当各种思潮和流派产生并交错的时候,意大利雕塑家们创造了未来派,“绝对和彻底的放弃有限的线条和封闭的雕塑,把人体打开!”这是未来派代表人物乌姆伯托?波丘尼的名句。

雕塑在意大利似乎已经成为了随处可见的物件,不仅是博物馆里,私人花园、停车场、建筑广场留心一下都能发现隐藏的雕塑,造型也不再拘泥于人体,也有可能是童话人物、动物甚至是恶搞造型。

热爱雕塑,对意大利人而言,大概是自古以来的情怀所致。

关键词: 意大利 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