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不开文管所同事们的辛勤付出和为保护这些所做出的努力

2017-12-25 21:57:21         来源:大众网|0   

正在修缮的老衙门

成武大棚改北部五平方公里正待开发,而其中一座青砖灰瓦的建筑群显得格外显眼,它就是成武在棚改下保留下来的历史古建筑之一—成武老衙门。考据历史可查,成武县衙复建于明朝,曾在清朝乾隆和道光年间再次重修,是中国北方典型的明清时期传统馆廨建筑。

老衙门旧貌换新颜 打造成武文化自信

25日上午,记者在位于成武县老城街的老衙门看到,工人正在修缮会客厅,修缮工作接近尾声,往日的残破景象变换为庄严威武的新面貌。

据了解,成武在拆迁过程中,对古城街现有的吕氏民居、红旗剧院、成武老衙门、女子学校等多处历史建筑进行了保护性复修工作。

成武文物管理所所长郭立介绍,留下来的这些古迹,既证明了成武的悠久历史,也为打造成武北部五平方公里的北部新城留下了历史文化符号。这些古迹得以保存,离不开县委县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也离不开文管所同事们的辛勤付出和为保护这些所做出的不懈努力。

据郭立介绍,成武现在有省级文物遗址9处、市级17处、县级34处,而成武老衙门作为市级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前一直作为成武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现在正在对老衙门现有建筑物进行修复,修复完成后成武县衙将恢复往日的威严。

“老衙门对成武来说不仅是淡淡的历史人文建筑,更是一代人对成武的记忆和怀念,老衙门的修复让成武在发展过程中看得见传承,留得住乡愁,打造成武文化自信。”文化局退休老干部苏鸣颇有感触地说。

走过风云沧桑 老历史有了新生命力

在成武老衙门议事厅前,郭立告诉记者,议事厅是属于典型的明清建筑风格,高台基,木构架,大屋顶,梁、柱、檩直接嵌合在一起,梁柱立在台基上,可以起到防腐的作用,能直接撑起屋顶,这不仅简化了结构,起到了以更少的材料得到更大的建筑空间。九间楼是县官及其家眷居住的房屋,上下呈两层,中间用木板隔开,木板上方放置物品或有仆人居住。

另外老衙门在修复过程中,还陆续发现了明代县官郑汉撰写的《崇儒之记》碑、清代《署邑侯郭老爷清廉仁慈万民感恩碑》和民国县长张秉璋立的《冯玉祥训词碑》等碑刻。

据了解,成武老衙门在民国时期,曾先后作为成武县公署、成武县抗日民主政府、侵华日军据点,在建国后,又作为成武县民主政府和中共成武县委、县政府所在地。虽然在文革时期被破坏了一部分,但依然保留了大堂东耳房、议事厅、二堂、会议室、九间楼、九间楼东厢房、九间楼西厢房、照壁等。其中,大堂遗址、议事厅、九间楼及其厢房保留了清代建筑的基本形制特征;大门、大堂东耳房、二堂、会议室、照壁保持了近代至文革时期的建筑风格。凝聚着丰厚的文化积淀,成武老衙门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也是打造成武文化自信的重要一环,重新赋予了历史文化新的生命力。

关键词: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