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丝铁线”正是哥窑器物独一无二的特征

2018-01-30 10:41:15         来源:北京日报|0   

 

(南宋)哥窑灰青釉葵花式洗

(南宋)哥窑青釉贯耳壶

当你剥开一个茶叶蛋,是否会被褐色蛋壳上破碎的纹路所吸引?有谁会认为这是一种美的纹饰?恐怕没人会这么想。可是,中国古代瓷器烧造史上出现过这样一种瓷器,它的表面布满了像碎蛋壳一样的裂纹,一道道纵横交错,仿佛乍暖还寒时节河湖之上开裂的冰面,裂纹的开合,天然取之,让人产生无尽的遐想。因为这样的裂纹,这种瓷器成为中国陶瓷史上一道亮丽的风景,这就是宋代的哥窑瓷器。前人论宋代五大名窑:“雨过天青话汝窑,如冰似玉品官窑,金丝铁线论哥窑,夕阳紫翠赏钧窑,洁白无瑕鉴定窑。”

“金丝铁线”正是哥窑器物独一无二的特征。此特征首先源自瓷器表面的开片。走进故宫延禧宫正在举办的“金丝铁线——故宫博物院哥窑瓷器展”,迎面墙上是一块大展板,浅蓝色的底上,四分五裂片状图案点明了哥窑瓷器最为显著的特征——开片。传世哥窑瓷器釉面所产生的开片纹本属于烧造工艺上的一种缺陷,是瓷胎与釉膨胀系数不一致所导致的后果。釉面被分割成大大小小的块面,疏密天成,窑工发现后认为是废品,上报督陶官,请求报废处理。管理者看问题的眼光毕竟与窑工不同,他们在破碎的釉面上发现了一种天然的韵律美,能带给人一种崭新的艺术享受,于是将本欲丢弃的器物保留下来,并且由此开始刻意追求这样一种独特的美。经过窑工反复试验,终于掌握了瓷器釉面开裂的规律,哥窑瓷器就此诞生。

窑名谜团

哥窑,哥哥的窑,这种直白的望文生义居然与历史记载颇为相符。与哥窑相关的最早文字见于元代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孔克齐《静斋至正直记》:“乙未冬在杭州时,市哥哥洞窑者一香鼎,质细虽新,其色莹润如旧造,识者犹疑之。会荆溪王德翁亦云,近日哥哥窑绝类古官窑,不可不细辨也。”一般认为,这里指的哥哥洞窑和哥哥窑即为哥窑。此后明代嘉靖年间的文献更给予了明确的佐证。陆深撰《春风堂随笔》中记载:“哥窑,浅白断纹,号百圾碎。宋时有章生一、生二兄弟,皆处州人,主龙泉之琉田窑。生二所陶青器,纯粹如美玉,为世所贵,即官窑之类;生一所陶者色淡,故名哥窑。” 这里将哥哥开的窑场称为哥窑,而嘉靖四十年《浙江通志》中记载了关于“哥窑”与“弟窑”的传说,说明应该还有一个弟窑。时光流传,瓷器史上哥窑大光异彩,弟窑早已被忘却,究其原因,正在于哥窑瓷器开片的突出特点,令其与众不同。它一经问世,便备受追捧,历代仿烧不断。

然而以上文献均出自元明两代,既然所载哥窑诞生在宋代,当然应该在相关的宋代文献中找到记录,可是后代人至今没有发现半点踪迹。哥窑的身世因而成为一个跨越千年的谜团。时至今日,在陶瓷专业界有三种哥窑的称谓:“文献哥窑”“传世哥窑”与“出土哥窑”。元明两代文献中记载哥窑出于处州龙泉,与龙泉窑同址,不少人认为哥窑即龙泉窑,此为文献上的哥窑,但无法证明宋代创烧了哥窑瓷器;而传世的哥窑指实际藏于故宫博物院和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哥窑瓷器,加上流散于海内外的传世品,约计三百件左右,此为实物哥窑;陆续出土于各地的哥窑瓷器,集中于元明清时期,与传世哥窑器物近似,但无法确切证明就是宋代哥窑器物,因此,学者们对传世哥窑瓷器的年代纷纷提出质疑,认为哥窑更有可能是元明时期的产物。

哥窑之美

关于哥窑身世,连篇累牍的专业论文极多,本文不再记述,何不抽身细品哥窑瓷器之美呢?“哥窑百圾破,铁足独称珍。”这是乾隆皇帝作于1781年的《咏哥窑葵花碗》中的诗句,道出了哥窑之美。“百圾破”亦称“金丝铁线”,即较粗疏的黑色裂纹与细密的红、黄色裂纹交织在一起。另外,由于烧造哥窑瓷器的土质含铁量较高,胎体大都是紫黑色或棕黄色,烧成的瓷器由于口部边缘釉薄,隐露胎色而呈紫色,底部未挂釉处显现出铁黑色,故又有“紫口铁足”之称,对此,明代曹昭在《格古要论》中早有提及:“旧哥窑,色青,浓淡不一,亦有紫口铁足”。乾隆对哥窑瓷器甚为喜爱,题咏诗词共有21首,涉及盘、碗、洗、瓶、尊、炉、枕、砚等造型。宫廷工匠遵旨将其镌刻在器物上,部分流传至今的作品为今人了解乾隆朝对哥窑瓷器的鉴赏标准提供了重要参考。其实不只是清朝皇帝喜爱哥窑,明朝皇帝早已树立了榜样,尤以宣德与成化时期为盛。如成化时期创烧的一种仿哥窑八方高足杯,继承前制,并形成了自己的时代风尚。高足杯形制玲珑俊秀,装饰典雅精美,其釉质肥润,平整光亮,光泽度较强,但没有宋代哥窑“酥润含蓄”之感。口、足釉色及“金丝铁线”纹也较宋代哥窑片纹规整,少天成之趣。明、清至今,哥窑一直被视作名窑而进行仿烧。从传世和考古发掘获得的实物看,景德镇御窑厂在明代宣德年间已成功仿烧哥窑瓷器,清代雍正、乾隆时期达到兴盛。

追摹古风

哥窑瓷器的造型多摹仿古代青铜器,这种设计思路源于中国古人的复古思想。古人认为理想社会出现在夏、商、周三代,将周朝视为礼制的代表。帝王倡导恢复古礼,用器也开始追摹古风。无论是上古玉琮、商周鼎彝,还是历代名窑,只要造型契合用意,都可仿造,用于宫廷陈设。特别是在宋徽宗以后,不少官府和民间用瓷都以商、周青铜器为楷模,复古之风从此连绵不绝,影响深远。常见的有三足双耳乳足炉、胆式瓶、贯耳瓶、八方穿带瓶、弦纹盘口瓶等,也有盘、碗、洗、罐之类。这些仿古瓷器或许曾作为礼器摆放于古人祭祀大典之上,进而在民间演变成焚香、插花的优雅生活点缀。

哥窑瓷器造型追求古拙、质朴、浑厚。胎质坚致凝厚,如同堆脂。釉色多呈灰青、粉青、油灰、月白、灰黄、深浅米黄等多种。釉质温润,釉面泛酥油光,如人脸之微汗,即所谓“润泽如酥”。哥窑器物通常釉层很厚,最厚处甚至与胎的厚度相等,釉内含有气泡,如珠隐现,显微镜下呈现“聚沫攒珠”的效果。陶瓷界先辈孙瀛洲在其《元明清瓷器的鉴定》一文中说,官、哥釉气泡密集似“攒珠”,即指哥窑瓷器釉内气泡细密像颗颗小水珠一样,满布在器表上。这类特征不易模仿,是辨别真假哥窑瓷器的一个传统方法。

老子曰:“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任何美的和善的事物,本身都包含着不美、不善的一面。美与不美相互依存。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变化之中,美可以转化为不美,善也可以转化为不善,这是事物发展的规律。天地间没有美与不美的区别,美丑的差别只存于人的主观意识当中,缺陷即来自带有偏见的主观判断。将眼中之不美转化成一种美,需要智慧,更需要包容天地万物的平常心。尊重自然,敬天爱人。古代窑工偶然之中创烧出哥窑瓷器,后世不断加以改造,使之成为一种特定的美,为美的家族增添了新的成员,体现出人有能力将这个世界上种种不完美转化为完美的用心与意志,这也许是哥窑瓷器留给我们后人最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 哥窑 铁线 器物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