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存最早的西湖写生图,非南宋画家李嵩《西湖图》莫属

2018-01-25 21:51:28         来源:中国文化报中国青年网|0   

 

最早的西湖写生图

西湖图(局部) 南宋 李嵩 上海博物馆藏

邵晓峰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一说法如今可谓家喻户晓。可是在宋代,人们却说:“天上天堂,地下苏杭。”(语出北宋范成大《吴郡志》)到了清代,苏南民歌《姑苏风光》才改作:“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么有西湖,苏州么有山塘,哎呀两处好地方。”

杭州之所以能够跻身人间天堂,正在于西湖。2002年开始,大名鼎鼎的西湖向来自全世界的游客免费开放,迄今已免费开放的景点多达130余处,使得西湖一举成为中国首家、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不收门票的5A级景区。此举措使西湖不但成为易于亲近的圣地与人人乐于游览的美景,而且吸引了许多艺术家前来写生。然而,若论现存最早的西湖写生图,则非南宋著名画家李嵩《西湖图》莫属。

李嵩(1166—1243)是南宋钱塘(今浙江杭州)人,长期生活在杭州,对西湖景物了如指掌。李嵩的求学经历与现代的齐白石较为接近,幼时家贫,曾做过木工,史书记载他“颇达绳墨”,可见那时他干得较为出色。后来,他有幸成为南宋画院待诏、著名画家李从训的养子,并从其学画,且十分努力。后来李嵩凭借出色的画艺考进了南宋画院,并历任南宋光宗、宁宗、理宗三朝画院待诏近60年,成为南宋画院名副其实的资深画师。他工山水、人物、花鸟,堪称全才型艺术家,题材从宫廷到民间、从城市到农村、从生产到生活、从吃喝到娱乐、从佛教到道教、从历史到现实,均在其画中有所反映。所作既有精工鲜丽之作,如《明皇斗鸡图》《花篮图》等,也有白描风俗画,如《货郎图》等。这些作品以工笔严谨地画在绢本上。李嵩也有小写意绘画传世,代表作即是他写生西湖的水墨画《西湖图》,现藏于上海博物馆。

此画描绘的是西湖及其周边的景色,其构图类于今天当今所谓的“鸟瞰图”。作者采用了全景式画法,向下俯瞰,巧妙地将众多风景元素安排到画面之中,多而不乱,繁而不杂。

《西湖图》的近景是画面下方的湖岸,若干屋宇一字排开,勾勒的笔法坚挺有力。这些房屋或密集,或疏松,或相连,或断开,形断而势连。在西湖左岸,除了隐约现身于树丛之中的少许农家小屋外,在被树丛层层叠染的山头之上,西湖的标志性景点——雷峰塔拔地而起。在离塔不远的湖湾岸边又是密集的屋宇。李嵩在刻画树木时用笔轻柔,以体现葱郁之感,刻画建筑则用笔沉着。在简单的晕染后,用枯笔点擦出山中的树木,亦薄亦厚,生机勃勃。再移目往右,作者用凝练之笔写出了西湖岸边层层的亭台楼阁,楼阁之后又有山林映衬,浓浓淡淡,相得益彰。中景是烟波浩渺的湖面,湖舟若干,看似简约,实不简单,一股清新之气悠然而上,使读者心神舒畅。今天我们若站在西湖城隍阁上往下望,仍能看到这样的一番画中景色。然而就细节而言,和现在实景不同的是《西湖图》中没有画出湖中三岛(瀛洲、蓬莱、方丈)以及湖心亭和三潭印月。也许是当时并没有这些景观,也可能是李嵩的审美选择所致——为了保持画面中湖面的虚静而故意略去了它们。在湖水岸边,有五座小桥彼此相连,此乃苏堤春晓。其后是淡淡山峦,越远越淡,若隐若现。

李嵩笔下的西湖,不仅有秀色可餐的风景,精妙到位的笔法,还融汇着对于西湖的情感寄托。宁静祥和的情思,动人心弦的景色,漫溢于图像之中。细品《西湖图》,今人仍可听到西湖的声音,触摸到西湖的脉动,感受到西湖的意象。这幅800年前的西湖图景,是李嵩为杭州画就的一张绝世名片!

关键词: 西湖 画家 李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