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岁便如此惊艳才绝,为何一生只留下一件作品?

2018-01-09 21:37:37         来源:雅昌艺术网中国青年网|0   

 

编者按:要说到最近最热的展览和展品,非故宫的《千里江山图》莫属。这幅以“长”和“绿”而闻名的青绿山水图,从创作完成至今就一直饱受赞誉,足足火了一千年,毫无疑问还将继续火下去。与这幅作品本身的艺术成就相呼应的,还有王希孟这位神秘少年的生平事迹。18岁时献画获得盛宠,如果按照常理推断,本该有着远大前程和无数创作。但是,没有“如果”,这幅让他名满天下的作品,也是他唯一留下的传世作品,不得不让人扼腕。可是,王希孟并不是个案,中国绘画史上有很多孤品,他们的创作者一样身负盛名,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只留下了一幅作品传世。而历史的迷雾重重,造就了其神秘的吸引力,引导现代的人们不断探究。

【英年早逝?王希孟仅留下《千里江山图》】

《千里江山图》长卷, 绢本设色,纵51.5cm,横1191.5cm,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上图为局部图。

作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青绿山水画作品《千里江山图》在设色和用笔上继承了传统的“青绿法”,即以石青、石绿等矿物质为主要颜料,敷色夸张,具有一定的装饰性,被称为“青绿山水”。此种表现方法是我国山水画技法中发展较早的一种。这幅旷世佳作由18岁少年王希孟所为,而且其导师正是宋徽宗。同时,这幅画也是这位被称为天才画家的唯一作品。

关于《千里江山图》的作者,目前仅有的信息很少,最可靠又最为人熟知的就是在画作卷尾处那一段蔡京的跋文。该跋文最直接的信息是希孟在开封就读于画学,结业后去文书库为小吏,之后获徽宗赐教,于1112年至1113年初绘成《千里江山图》卷。题字时希孟18岁。18岁便如此惊艳才绝,为何一生只留下一件作品?

人们推测与其早逝有关,清人在《论画绝句》中提到,画完该图后,“未几死,年二十余”。一种普遍的认为是他身体孱弱,刻苦过度,在半年内以一己之力画成了面积多达60多平方米的绝伦画作,这种工作量即使放在当代也很惊人,所以他完全是透支体力,最后遗憾早逝。还有一说是被宋徽宗赐死。王希孟年轻时就才华横溢,十岁时被招入宫中待驾,徽宗觉得他是可造之材,便亲自传授画技,于是进步飞快。他擅长山水,但作品不多。1113年,18岁的王希孟将《千里江山图》献给了徽宗,徽宗十分满意。后来因为对时事不满,多次向徽宗进言,但没什么用,于是便画了幅《千里饿殍图》,徽宗看了很愤怒,下令赐死王希孟,死时还不到20岁。

【生平都成谜?张择端仅《清明上河图》存世】

《清明上河图》 绢本设色,宽24.8cm,长528.7cm。上图为局部图。

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珍品《清明上河图》是中国绘画史上最著名的作品之一,描绘的是汴京清明时节的繁荣景象,是汴京当年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通过这幅画,我们了解了北宋的城市面貌和当时各阶层人民的生活。《清明上河图》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这幅画是北宋画家张择端存世的仅见的一幅精品。

金代张著跋文

张择端在宋徽宗赵佶时期供职翰林图画院,专工中国画中以界笔、直尺划线的技法,用以表现宫室、楼台、屋宇等题材,尤擅绘舟车、市肆、桥梁、街道、城郭。张择端的画作,大都散佚,只有《清明上河图》卷完好地保存下来了。

不仅张择端的画作大都散佚,就连他本人的生平都是一个谜。史书上没有任何史料记载。更多专家学者通过对《清明上河图》的研究考证,认为张择端是北宋人。现存于故宫博物院的《清明上河图》“石渠宝笈三编本”,后面最早的金代张著题跋中注明了张择端的身份为“翰林”,并且进一步指出,张择端游学于京师,本工其“界画”,尤嗜于舟车市桥郭径。张著的题跋是关于张择端身世最早的记载,也是惟一的记载。一般说法认为,徽宗期间,翰林院人数扩增达数千人之多,张择端是其中一人,《清明上河图》在他的笔下诞生,呈献给徽宗。

【卷入党争?曾巩十多年只书《局事帖》】

《局事帖》,纵29cm,横39.5cm,124字,为曾巩62岁那年写给同乡故人的一封信。

《局事帖》是迄今发现的唯一一件“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巩的传世墨迹,共124字,曾被历史上多位名人收藏,并经徐邦达考证著录于《古书画过眼要录:津隋唐五代宋书法》。《局事帖》是曾巩62岁那年写给同乡人的一封信。当时的曾巩已是花甲老人,外放12年迟迟未能回归京城,书信中隐隐流露出这位大文豪内心的苦闷沉郁,读来意味深长。写完《局事帖》不久,曾巩终于得召返京。但仅过了三年,他便离世。

曾巩

曾巩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不可或缺的人物,其文受欧阳修、王安石、苏轼、黄庭坚的推崇,影响甚广。但尽管他一生著述颇丰,其身后遗墨却寥寥无几,手墨历来难得一见,除了《局事帖》外,宋元以后绝少见于诸录。而这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来,曾巩一生勤于学问,不可能在书法上用力太多。作为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曾巩有《元丰类稿》和《隆平集》传世,从他传世的文集来看,他的兴趣主要在于史传、策论一类的应用文。尤其是他从事史书编纂工作多年,对史传碑志的写作较有研究。如果说前半生是因为无暇顾及,后期则是不得已而为之。曾巩因卷入党争外放,十多年中为求自保几乎不再与人通信,更不主动给京中旧友通信,“巩久兹外补,利在退藏,一切不为京师之书,以此亦疏左右之问。”“僻守陋邦,远违严屏。自便退藏,莫驰竿牍之问。”返京以后,曾巩专注于他的“顾问”之责,为整朝纲,除弊政出谋划策,仅在任中书舍人的一百多天之内,就书写有制诰、诏、策二百余首。一心国事,私人通信自然无暇顾及。再加上在“乌台诗案”炽烈的时候,估计被人为地被毁。无怪稍晚于他的朱熹,一生留心曾巩的文字:“五十年乃得见其遗墨”。

【秘不传人?韩滉仅留下《五牛图》】

《五牛图》卷,纸本,现藏故宫博物院设色,纵20.8cm,横139.8cm。

《五牛图》局部

《五牛图》是少数几件唐代传世纸绢画作品真迹之一,也是现存最古的纸本中国画,堪称“镇国之宝”,现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图的画中五只牛姿态各异,灵活生动,将牛憨态可掬的模样描绘得惟妙惟肖。卷后有元赵孟頫、孔克表,明项元汴,清高宗弘历等人题记。这幅作品由唐代韩滉创作,也是其截止今天存世的唯一作品。

曾巩画像

韩滉是唐代名相韩休之子,受家庭影响,韩滉也一路仕途,贵为宰辅封晋国公,显赫超越父亲。在公务之余,喜好丹青,画宗南朝画家陆探微,书法师同时代著名书法家张旭,尤擅长人物、畜兽、田家风俗等画。北宋《宣和画谱》中记载有韩滉36幅作品,其中19幅都是描绘田园风俗的作品,但是只留下一幅作品传世。

一来与韩滉个人原因有关。据说,他认为书画非急务,因此深自隐晦,秘不传人。二来,世事无常,历史风云波动,历代战乱不休,作品多有遗失。而这幅五牛图的命运也颇为曲折。明时归收藏家项元汴所有,乾隆时期入藏内府,并著录于《石渠宝笈》。卷后有董邦达、汪由敦、裘曰修、钱维城等内臣题诗多段。八国联军侵占北京时被掠夺至香港拍卖,为汇丰银行买办吴衡孙购得。吴氏后来濒临破产,遂欲将此图拍卖。时值新中国刚成立不久,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周总理亲自指示不惜重金将这件稀世之珍抢救回国,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中。

【史料记载甚少?《韩熙载夜宴图》成研究顾闳中的依据】

《韩熙载夜宴图》卷,五代,绢本,设色,纵28.7cm,横335.5cm。

珍藏于故宫博物院的《韩熙载夜宴图》卷是一幅反映南唐贵族阶级生活的现实主义作品,如实地再现了南唐大臣韩熙载夜宴宾客的历史情景。此卷是顾闳中奉南唐后主李煜之命所作。李煜听说中书舍人韩熙载生活荒纵,便派画院待诏顾闳中深夜潜入韩宅窥察其纵情声色的场景。顾闳中对此目识心记,回家后绘制了这幅精品佳作。这幅作品也是这位南唐著名人物肖像画家的唯一传世作品。

顾闳中画像

顾闳中在南唐中主时任翰林待诏,后主时任画院待诏。其实算不得“正官”,只是归翰林院管理的一些有特殊才能的人。他长于人物,尤擅仕女,多画宫廷贵族生活。擅写神情意态,与周文钜齐名,继承唐代周昉而更趋纤细的线条,受后主李煜的书法影响,喜用颤动的“战笔”线条表现衣纹。关于其生卒年代已无从考证,在史料中关于他的创作活动记载甚少,《夜宴图》是探讨和研究其创作思想和艺术成就的重要作品依据。

关键词: 艳才 一生 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