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雕工七分自然的崖柏
2017-10-16 20:57:32 来源:南方日报|0
在广州一些本土艺术家的眼里,登瀛画院院长吴运平这些年的行为似乎越来越怪了。
每天吃完早餐,他都会雷打不动地来到广州小洲村古码头附近那间柏韵堂,然后对着一堆奇型怪状的烂木头发呆,一直窝到晚上才回去。
只要吴运平不出来,或者没有预约好的客人进去,这间馆子的大门就一直关着。所以,从他门口来来往往的游客从来不知道主人在干些什么,当然也就更不可能知道他在想些什么。
唯有一样东西时常引起过客们的驻足窥望,那就是从门缝和窗户里隐隐飘出来的香气,醇厚而神秘……
■谈崖柏收藏崖柏根雕动辄要价过万
吴运平为之沉迷的,是一种叫做崖柏的东西。近年来,崖柏根雕作为一种取材独特的根雕艺术品类,开始聚焦越来越多收藏家和投资者的眼光。
十年前,提起崖柏的名字,也许绝大多数的艺术家和收藏家都会马上露出惊讶和不解的眼神。因为那时,崖柏对于大多数搞艺术的人来说,还只不过是传说中的上好材料。
崖柏起源于恐龙时代。其木材化石始于保罗纪中期,在白垩纪曾有过鼎盛时期,拥有众多的物种。到了第三纪,该属物种大量消失,目前全世界仅存5个间断分布的物种。据了解,崖柏的主要原产地为北美和东亚,其中最受艺术家推崇的侧柏只生长在亚洲,是我国特有的国宝级濒危树种。
1998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本来已将崖柏列为我国已灭绝的三种植物之一。但仅隔了一年,科考专家在重庆又重新发现了“已经消失”的崖柏野生种群,由此才向世界宣告“中国崖柏没有灭绝”。
我们现在见到的所有崖柏作品,不管是观赏性的根艺,还是实用性的生活用具,都是当地居民冒着生命危险从悬崖峭壁上拾获的残根破枝,因为崖柏属国家保护植物,把一株活着的崖柏“杀死”,然后从山上搬回家,是有可能要坐牢的。
在古代的经书里边,崖柏一直是以药材的形象为大家所熟悉的。或许是受到“灭绝”新闻的刺激,国内的一些艺术家开始萌发了“让死去的崖柏继续活下去”的奇思妙想,并很快付诸行动。过去10年,为数不多的崖柏残根陆续在悬崖峭壁上被“农民探险家”发现,接着循市场的渠道流向了艺术家的工作坊。
这些历尽苦难沧桑、在悬崖峭壁上与狂风暴雪顽强拼搏了千百年的崖柏,在艺术家的巧妙打磨下,成为了一件件极具观赏价值且浑身焕发着正能量的根艺作品,以它们那奇特灵秀、变化万端的姿体语言,有力地诠释了崖柏在逆境中百折不挠、自强不屈的求生精神。正是得益于这种充满力量的艺术表现形式,崖柏在短短数年就一跃成为国内收藏家们为之疯狂的投资新宠。
记者在走访广州芳村的根雕市场中发现,一件很普通的崖柏根雕作品,要价也会过万,稍好一点则几万或数十万。诚然,对经常往返于艺术和市场之间的吴运平来说,能够充分理解,一件商品的价格是由它的供求关系决定的。崖柏之所以能够在根雕市场上坐地起价,完全是因为它供应量实在太少了。
崖柏被业界人士公认为是一种存世量极少的树种,且生长在极端恶劣的环境,每一件都经受过千百年的崖风吹刮,才成就了今天奇特飘逸、弯曲灵动的造型,其木质坚硬、油性饱满、肌理曼妙,且伴有醇厚的柏木香味,因此毫无争议地被艺术家们推上了根雕第一材料的交椅上。
尽管每一位收藏家都希望能够拉近与崖柏艺术品的距离,然而,每一件的开价都无不让人却步,这也使得这个市场一直被材料供应商所主宰,收藏崖柏也似乎成了“有钱人的游戏。”
谈崖柏鉴赏三分雕工七分自然
2004年,出身“广美系”的吴运平,已然是广州本土一名颇受市场器重的画家。作为省水彩协会会员,他于2006年开始蹲点小洲村,一边继续致力于水彩画技法的探索与研究,另一边则开始介入对崖柏根艺的推敲和创作。
8年后的今天,柏韵堂已经成为珠三角乃至广东全省最大的崖柏根雕民间艺术馆。在江门等地的一些下游的大客户看来,吴运平的工作实际是以有限度的艺术操作方式去帮助藏家,直接完整地了解每一件崖柏的生命历程和真相。
这要求他必须每天蹲守在一堆加工器械旁边,不间断地叮嘱工艺师们尽可能少地在这些残根破根上留下人工雕琢的痕迹。在吴运平位于小洲村古码头旁边的柏韵堂里边,堆放着成百上千件崖柏根艺成品和原料,即便是一堆打磨留下的崖柏粉末,也会被他看成是珍贵的药材而小心存放。
在一股醇厚的柏香的牵引下,记者环顾四周,发现这个不算宽阔的展厅,显然已成为一个被潜龙伏虎和各种飞禽走兽、天兵神将牢牢把控的艺术世界。每一件作品,都是一个感人肺腑的故事。有些残根,甚至在不动一刀、不磨一点的情况下,就直接摆到了展览区。
“不可否认,每一位美术家都有很多不同的想法,然而,在一件崖柏面前,美术家怎么想,并不重要。因为每一件崖柏的美,都来自于它自身的苦难。”吴运平告诉记者,这种美,是与生俱来的,与艺术家没有本质的关联。
就算是一个没有任何艺术背景和艺术修养的人,也可以通过崖柏特有的姿态造型和肌体纹理,去读懂它的传奇一生,感佩它充满力量的精神,想象千百年来,它在极端变态和险恶的环境下,如何扎根和盘缠在悬崖峭壁之上,躲过一次次狂风暴雨的加害和摧残。
据业内人士介绍,崖柏根艺作品,目前主要分为崖柏象形和崖柏根雕两大类。崖柏象形,侧重于观赏崖柏的自然形态,工艺师只须对原材料进行简单的打磨,而后再根据崖柏本身的形态结构选择一个最佳的摆放角度来展示给观赏者,观赏者也可以凭自己的想象来赋予新的象形意义和题材。崖柏根雕,则是在天然材质的基础上,借助艺术家的想象力,以精湛的雕琢手法来获得一个全新的物体形象,从而提升崖柏的文化内涵,使其精神气质得到升华。
在吴运平看来,不管是前者,还是后者,都要求拿磨片和刻刀的人必须适度用工。任何不合理或多余的加工都会被视为是对其精神实体的破坏。
在投资收藏家的眼里,一件崖柏根艺值不值得收藏,主要从完整性、形态、肌理、油性、香味、色泽等多个因素来加以考量。这里边,首要的一条就是雕琢必须顺其自然,业界公认的最低标准是三分雕工七分自然,而顶尖的艺术家只需要用一分或两分的雕工来表达自己的创意。“悖离原料自然形态的根雕作品就不能叫做根雕了,也不会有收藏家喜欢,因为只要给你一把刀,用任何的木材都可以雕出这样的作品来。”
小知识
崖柏:与沉香同属濒临灭绝的植物品种,主要分布在四川、甘肃、山西和河北等地,仅生长于海拔700—2100米土浅岩石地带,起源于3亿年前的恐龙时代,是世界上极其罕见的“活化石”物种之一,被誉为根雕第一材料。《本草纲目》称其有安神保健、消炎解毒的功效。
如何区分崖柏等级
特级崖柏:造型优美,自然大方,石缝里的根和树干一体,枯死百年以上的。
一级崖柏:一定是树头或根部,自然状态下表皮有灰白色无光泽包浆。清洗干净后其木质浅红棕色带油性,用竹丝刷来回擦拭,有光泽性包浆。通常此类崖柏树枯死的时间在50年以上。
二级崖柏:枯死略黄,有舍利干带白皮,心材浅黄红色,切面由于氧化作用而由黄色转变为深黄红色,且明显带油性。显微镜可见树龄间纤维承乳白色,排列细密;截面类似竹子纤维,带黄色油质孔,氧化后变成深黄色。
三级崖柏:又叫地柏,生长于土地里的崖柏树。由于土里水分营养丰富,生长环境宽松,树木生长快,水分大,油性少。树根生长成自然状;白皮完整或带少许舍利;心材红棕色,带湿,水分重,易开裂;心边材区别明显,但边界不明显。
四级崖柏:崖柏枯死时间在500年以上,而且已经离开崖壁石缝,经风吹日晒油分全失。或是其它无油性柏木。此类崖柏五香味或有木香味。显微镜下可见树纤维苍白,纤维孔大而空,比重小可浮于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