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成为“第五大发明”原因

2017-10-09 16:01:58         来源:解放日报|0   

日前,上海市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陈勤建,在第16届上海市社会科学普及活动周“历史与当下: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系列讲座中,为市民们讲解了二十四节气的由来以及其中蕴含的中国智慧。

2016年11月30日,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正式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中国民俗学会荣誉会长、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刘魁立先生说过,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时间框架的一部分。虽然外国也有春分、秋分、冬至、夏至这样的划分,但是能再细分出二十四节气、七十二物候,使农业生产生活与自然结合得如此紧密的,只有中国人,而这对于中国人的文化认同和国家凝聚力,具有极为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地球每公转15度划分一个节气

什么是节气?节气是指古代中国农历年,用来指导一年农事的二十四时节和气候的补充历法。它在国际气象界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农耕生产与大自然的节律息息相关,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先民顺应农时,观天察地,摸索、感悟、总结出来的一套时间体系。

地球自转一周为一天,围绕太阳公转一周为一年。由于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不同,引发了气候和昼夜长短的变化。我们的祖先根据太阳直射在地球不同位置的气候变化情况,将一个太阳年结合农时周期进行二十四段的划分,也就是地球公转每隔15度,划分一个节气,24个节气,表示地球在公转轨道上24个不同的位置。

每个节气相隔约15天。这样,每个月就有两个节气,一年12个月,刚好合成24个节气。其中,每月第一个节气为“节气”,即: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十二个节气; 每月的第二个节气为“中气”,即: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十二个节气。“节气”和“中气”交替出现,各历时15天,现在人们已经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

物候曾是主要的历法样式

在每个节气时令中,古人又将自然界飞禽走兽的时令性活动,包括迁徙、蛰眠、复苏、始鸣、繁育以及各种花草树木萌芽、发叶、开花、结果和雷电发生等反映了气候、动植物变化的物象称为物候。

古代《逸周书·时训解》首先记载,以五日为一候,三候为一气,六气为一时,四时为一岁,一年二十四节气共七十二候。北魏《正光历》又将“七十二候”正式载入历书。

当代综合研究表明,物候的出现要早于节气,它是形成二十四节气的先河,也是我国远古最早的结合天文、气象、物状指导农事活动的历法雏形。它大致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生物物候,既包括植物的,也包括动物的;另一类是自然现象,如东风解冻、虹始见、大雨时行、水始涸等。由于某个年份气候的突变或观察错误,以致有些物候的发生及描述不那么准确,甚至不符合科学事实。但是在很长时间内,物候曾经是我们古人一个主要的历法样式。

中国二十四节气,最早成书于《淮南子·天文训》。而事实上,二十四节气的出现,是融合了各地先民长期的生产生活经验而缓慢形成的,很难找出一个确切的开端。

不违农时,顺时劳作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独有的“农时”这一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时间知识和实践。

时间是怎么形成的?这是一个深奥的科学问题。我们的古人凭着自身的农业生产实践以及对自然天地的感悟,作出了务实又易懂的独到解读。比如,流行在安徽省江淮流域的谚语有云:“一月有两节,一节十五天。立春天气暖,雨水粪送完。惊蛰快耙地,春分犁不闲。清明多栽树,谷雨要种田,立夏点瓜豆,小满不种棉。芒种收新麦,夏至快种田。小暑不算热,大暑是伏天。立秋种白菜,处暑摘新棉。白露要打枣,秋分种麦田。寒露收割罢,霜降把地翻。立冬起菜完,小雪犁耙开。大雪天已冷,冬至换长天。小寒快积肥,大寒过新年。”

还比如,“清明早、小满迟,谷雨种棉正当时”“秋分早、霜降迟,寒露种麦正当时”。结合农事气候的变化转换,古人开创性地构建了人类社会中独特的与农事紧密连在一起的时间体系。

对农事而言,目前所使用的阳历和阴历都存在缺陷,阳历的缺陷在于无法体现月相的变化,而阴历的缺陷在于无法体现四季的变化。二十四节气的设置搭建起了阳历和阴历沟通的桥梁,阴阳调和农事节律,细分农业的季节。

其中,最重要的是顺时育种收获。二十四节气告诫人们,动植物和人类本身的生长节点,是受时间和气候先后有序控制的。日常生活中,我们深切体会到,瓜果不合时令地耕作,早种催生,不会有好的味道;唯有适时耕种,瓜熟蒂落,才会有上佳口味。

人生也该顺时而为

在二十四节气中,中国古人还感悟到天人合一的生命节律。他们认为,除农事外,人生也应该顺时而为,顺势而行。

二十四节气的节律揭示了一个道理,茫茫宇宙和自然万物及生活其间的人类,是相依相存、相互关联的生命共同体,其生长发展有着共同的节律。人类的生存生活如果违背自然的生命节律,无疑是自寻末路。

顺时择食起居,就是这一智慧结晶的实践体验。如:上海人流行的“吃时鲜”,“日出而起,日落而息”“吹卯时风,淋卯时雨”“踏地气”等等,对健康长寿都有极大好处。

古往今来,我国各地的民众都十分注意应时应地按照节令生活。苏州传统有“立夏见三新”之谚,“三新”为樱桃、青梅、麦子,用以祭祖。各地民间广泛流行“立夏吃蛋”的习俗。俗语说:“立夏吃了蛋,热天不疰夏。”相传从立夏这一天起,天气晴暖并渐渐炎热起来,许多人特别是小孩容易身体疲劳、四肢无力,食欲减退,逐渐消瘦,称之为“疰夏”。每年立夏之日,小孩子的胸前挂上煮熟的鸡鸭鹅蛋,可避免疰夏。

夏季第二个节气小满,标志着一年暑天湿热开始,民间流行吃苦菜。《周书》记载:“小满之日苦菜秀。”《诗经》曰:“采苦采苦,首阳之下。”“春风吹,苦菜长,荒滩野地是粮仓。”苦菜是中国人最早食用的野菜之一。

夏至,也就是大热天到了,民间俗称“大伏天”。“伏”即伏藏的意思,暑热难当,人们应当少外出以避暑气。民间度过伏天的办法,就是吃清凉消暑的食品。俗话说,“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这种吃法便是为了使身体多出汗,排出体内的各种毒素。我国多地还有伏天吃羊肉的习俗,比如上海郊区多有饮食“羊肉烧酒”的风尚。营养学家对此进行过深入研究,认为羊肉在伏天吃营养程度最高。因为三伏天,人体内积热,此时喝羊汤,吃辣椒油、醋、蒜,必然全身大汗淋漓,这样可带走五脏积热,同时排出体内毒素,有益健康。

现代人应进行“再创造”

二十四节气表达了中国人与自然宇宙之间独特的时间观念,反映出中华民族杰出的生活智慧。

古人认为,人的生命中早已注入了和二十四节气变迁一样的节律,因此要身体健康,就要顺其自然。反季节的饮食起居的种种行为,是对自身生命的摧残,所以古人说“药补不如食补”,强调顺时顺势调养身体。

此外,二十四节气中还蕴含着循环往复的生命意识。在作物一岁一枯荣中,人们早就认识到生命的有限与无限。所以,顺天应时,既要善生,也要乐死。显然,对于死,古人比我们今人豁达得多。

反观当下,在中国的药店里,到处都是保健品。为了达到养生长寿的目的,很多人每天吃各种营养品,反而忽略了日常的饮食三餐。空调的出现打破了人们对四季的切身体验,我们在寒冬腊月里躲进温室,在烈日炎炎中吹着冷气,但是身体却越来越不健康。

因此,恢复二十四节气中有益的文化传统,对提高我国国民的身体健康和文化素质,无疑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十四节气文化在现代社会应当进行“再创造”。而如何适应现代人的生活和精神需求,对二十四节气文化中蕴含的传统智慧进行提炼、升华,让古老的农耕智慧在现代社会焕发新生,这不仅需要民俗学者、农业史学者的广泛参与,更需要民众的大力支持。(徐蓓)

关键词: 二十四节气 原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