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卖业保真的尴尬和确真的紧迫

2017-09-28 14:30:38         来源:|0   

 中国的艺术品拍卖业,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如今已走过了25个年头!从一开始的小打小闹,到现在动辄几十亿元上百亿元的行业总成交额,令人不禁有些兴奋起来了!但兴奋过后又闪过一丝疑惑,真的有那么高的成交率和成交额吗?

  亲眼目睹过国内某些著名拍卖行到上海、南京等地征集古代艺术品的现场的状况,很少见到带走能够参加该行春、秋两季大拍以高底价签署的委托艺术品拍卖合约的情况。倒见过更多的是低价的小拍合约。而在多个城市更是目睹过许多中小拍卖会的走过场和冷冷清清!为面子计,不少拍卖会更是不得不搞起了假举牌假成交的假动作。不为骗人,实为面子耳!由此,不禁又让我滋生出对整个行业经营状况的一种关切和关注之心。

  不过据我了解,中国的拍卖业20多年来还是成就了一个人的,那就是香港的张宗宪。张先生是最早参与上海的艺术品拍卖会的。张父解放前是在上海广东路做古玩的商人,故世后留下了一些古玩。张由此也就对古玩情有独钟。1992年,上海开办艺术品拍卖行后,张是好几家拍卖行的常客,也是光荣的1号号牌持有者。有一回,由于资金周转不灵,张在一家拍卖行拍下古玩后迟迟未缴付全款。半年后,又来上海参加另一家拍卖行的艺术品交易会时,被前面一家拍卖行的老总率几名员工在他下榻的宾馆客房堵住了门。无意贬低张氏,只是觉得人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在奋斗的道路上,总有不顺之时!这么多年过去了,经过低价进高价出,(你都不知道当年上海当时的古玩价格有多低!),以及后来的资本腾挪,现在的张氏已是一名国际知名的古玩巨商,活跃在国际知名拍卖行举办的林林总总各类艺术品拍卖会上,买进卖出,乐此不疲!与此同时,国内也有一些人,活跃穿梭在各家拍卖行,买进卖出,不亦乐乎!但这么多年过去了,这个活跃的买卖人队伍,却始终发展得不快,除了艺术品本身是属于相对小众的奢侈品外,恐怕社会上大多数人,还未认识到它的真正投资价值有关。深究起来,更与拍卖行业对艺术品拍卖的“潜规则”有关。

  首先是“不保真”阻遏了广大藏家的收藏热情!本来,民国时,古玩店比比皆是,也不像是什么“高大上”的行业,开着也就开着。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就是说的这种情况。但有一点,那时街上也有不少典当行,就是当铺,与古玩业互为犄角,很好地及时地解决了人们的短时之缺!不保真,在民国时即已是行规不假,但那时真需要保真吗?假货有现在那么多吗?时代变了,情况也变了。现在的拍卖行俨然已是“高大上”的存在,拍品的价格也不知道翻了多少倍。而社会上却竟然出现了大量的赝品。在这种情况下,买家的队伍不扩大,有其自然的合理性。一是在其中活跃多年的常客,已是眼力日长,并不惧怕假货,因为他识货。二是与此相反,尚未进场的,则是忧心忡忡。深怕花了钱,到手的却是假货!这种自然而然的担忧,不知道断送了多少人的收藏梦!在这种情况下,“鉴真”和“保真”,其实有着紧迫的现实意义!于是,不少有识之士,提出了拍卖保真之说,一时也热闹了一番,事后却又波澜不兴,慢慢归于平静。

  那么,“不保真”,又是个什么概念?艺术品拍卖业历来对所拍卖出去的拍品,不承诺“保真”。据说缘于现行的相关法律以及国际顶级拍卖行的拍卖惯例。这本身并没有错。但在如今中国国内遍地制假售假的现实环境下,这种环境所体现出的制假手段和规模,可是国际领先的哦,岂是国际顶级拍卖行所见过的阵容?能用国际惯例来涵盖吗?现时的拍卖行业,其实没有真正意义上“婆婆”。行业协会充其量只是起到上传下达,更谈不上有何作为!在现行法律也无约束的情况下,消费者买到了或拍到了假货,难道就只能继续吃亏?整个社会对此就还真的一直就这样绵延无穷的忍受下去?

  第二,“各看各的”,成为行业潜规则。本来,拍卖行业对古玩的鉴定,一向只相信目鉴,即目力鉴定。通过鉴定师的目测、手摸、听音、掂重,通过对各类古玩器物的“目检和上手”来完成得出对器物的制造和生成年代的结论,民国以来一贯如此。这本来也没有错!问题是,时代变了,情况也变了,关键是人变了,作伪的手段在先进的工具帮助下越来越神通广大,作伪已变得容易得多。在相关各地政府的默许和纵容下,赝品肆虐更是所向披靡!在此情况下,仍然只相信“目鉴”,显然已变得有些不合时宜。事实上,目鉴之不足,已客观上阻碍了行业的发展,这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而一些拍卖行的鉴定师们,却偏偏还要在此时搬出老掉牙的“各看各的”行业潜规则说法,来堵住客户和看客的嘴,这不更有点强词夺理和欲盖弥彰吗?“各看各的”的意思是,我是这家拍卖行的掌眼师傅,你的东西那就只能是我说了算,其他人一律不行,哪怕是其他拍卖行的同行或高手!在这种思路和潜规则下的鉴定,其公平和公正及其鉴定的准确性受到广泛的质疑。而更是由于此种潜规则所导致的潜意识,更是造成一些拍卖行自以为是,不思进取,墨守成规,目光短浅,造成对科技鉴定的盲目排斥,也就不难理解了!

  这些人也不想想,你自己会用几十万、上百万元,甚至更大的资金,去购买一个始终在是与不是之间晃悠的所谓古玩吗?己所不为,何施于人?经营者为什么都变得如此不堪?为什么就不能换位思考?为什么在其他行业做得风风火火的营销手段,在拍卖行业却一概失去了踪影?拍卖行业难道只能依靠原始的征集,华丽的包装和富丽堂皇的展示来炫耀和夺人眼球?具有实质性的领先一步怎么就不行了?

  这几年来,见多了水涨船高的拍卖盛景,虚幻的业绩光环下的歌舞升平,转瞬却又见到了入不敷出的尴尬甚至是倒闭和关门。方才明白,风光之下,有些拍卖行的日子其实也并不太好过!

  在“保真”一时半会还难以推行的情况下,其实在拍卖行业的某些业务板块立即推出“鉴真”,还是切实可行的。

  鉴真是前提,确真才是目的。“确真”,是艺术品拍卖业的灵魂,是底气,也是生存之道,营销之道,更是生财之道!

 
关键词: 拍卖业